逾5300家A股公司三季報“交卷” 新質生産力引領産業“加速跑”-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31 17:41:43
來源:上海證券報

逾5300家A股公司三季報“交卷” 新質生産力引領産業“加速跑”

字體:

  作為國民經濟的“壓艙石”“排頭兵”,A股上市公司在各個産業賽道奮力奔跑,加快將新質生産力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動能,交出一份韌性強、活力足、暖意濃的三季報成績單。

  據上海證券報統計,截至10月30日晚8時,A股共有5346家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5346家公司合計營業收入達48.62萬億元,同比增長1.65%;合計歸母凈利潤達4.40萬億元,同比增長6.37%;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13.08萬億元,同比大增53.49%;4110家上市公司實現盈利,佔比為76.88%。分行業來看,人工智能加速滲透背景下,電子、計算機等新興産業公司表現亮眼;受益於政策及供給端支撐,鋼鐵、有色金屬等傳統周期行業顯著復蘇。

  長城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毅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2025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在複雜環境下展現出強勁韌性,GDP同比增長5.2%,為實現全年預期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這種韌性源於完善的産業體系、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以及新質生産力的加速成長。”汪毅進一步分析,展望“十五五”,中國將繼續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促進高質量發展,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穩定性。

  新老産業交相輝映

  2025年前三季度,30個申萬一級行業(剔除綜合)中,超七成實現業績增長。其中鋼鐵、有色金屬行業盈利同比增速均超40%,計算機、電子、非銀金融等行業實現營收、凈利潤雙增,凈利潤同比增幅均超30%。

  鋼鐵板塊表現尤為突出,以12.89倍的凈利潤同比增幅領跑。以山東鋼鐵為例,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548.28億元;歸母凈利潤1.4億元,大幅扭虧;第三季度凈利潤約1.27億元,創下2023年以來單季度最佳業績。

  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帶動電子等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寒武紀受益明顯,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46.07億元,同比大增2386.38%;歸母凈利潤由去年同期的虧損7.24億元,轉為盈利16.05億元。公司稱,業績增長緣於持續拓展市場,積極助力人工智能應用落地,推動收入大幅增長。

  受益於AI業務的強勁增長,工業富聯第三季度營收達2431.72億元,同比增長42.81%;歸母凈利潤單季度首次突破100億元,達103.73億元,同比增長62.04%,均創下公司單季度業績歷史新高。

  全球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表現穩健,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830.72億元,同比增長9.28%;歸母凈利潤490.34億元,同比增長36.20%。公司期末貨幣資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産合計超3600億元,為高強度研發投入與大規模的全球産能建設提供堅實基礎。

  科技創新離不開研發支撐。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研發費用合計約1.08萬億元,同比增長3.79%。作為硬科技企業聚集地,科創板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增幅達10.40%,彰顯企業創新活力。

  多家公司業績逐季遞增

  在已發布三季報的公司中,近900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跑贏”上半年(不包括扭虧、減虧等情形)。

  隨着新技術持續滲透、市場需求回暖,機械設備、電子、基礎化工等多個行業出現較為明顯的向好趨勢。在近900家公司中,104家同時滿足三項條件: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超50%,且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環比增幅均超50%,凸顯出業績逐季遞增的良好態勢。

  吉比特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4.86億元,同比增長59.17%;歸母凈利潤12.14億元,同比增長84.66%,顯著超過今年上半年24.5%的同比增速。單季度看,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5.69億元,同比增長307.7%、環比增長57.58%。公司&&,業績增長主要緣於第三季度《杖劍傳説(大陸版)》《杖劍傳説(境外版)》《道友來挖寶》《問劍長生(大陸版)》貢獻增量營收和利潤。

  伴隨亮麗財報的還有大筆分紅方案。吉比特擬定2025年第三季度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60元,合計派發現金紅利4.31億元,佔公司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的75.61%。

  人工智能帶動的算力浪潮下,PCB(印製電路板)、半導體等産業迎來強勁“業績浪”。

  PCB龍頭企業生益電子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8.29億元,同比增長114.7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15億元,同比增長497.61%,略微超過上半年增速。單季度來看,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增545.95%,環比增幅亦達76.84%。

  此外,全球領先電池企業國軒高科、再生資源領域龍頭華宏科技等多家公司,第三季度業績均呈現明顯提速態勢。

  産業龍頭樂觀展望全年業績

  展望全年,不少産業頭部公司積極釋放樂觀預期。

  “展望2025年,通過‘底層能力創新’與‘智能製造升級’的雙輪驅動,公司將全面提升全産業鏈成本管控效能,推動智能製造與AI技術深度融合,實現生産良率的躍升。同時,加大在AI端側硬體、數據中心高速互聯、熱管理、智能汽車、機器人等新興領域的戰略投入,構建更具彈性的業務矩陣。”立訊精密預計,2025年歸母凈利潤約165.18億元至171.86億元,同比增長23.59%至28.59%。

  芯聯集成預計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為80億元到83億元,同比增長23%到28%;全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將持續減虧。

  對於業績改善,芯聯集成&&,伴隨新能源汽車滲透、新能源行業回暖、AI和機器人等新興行業發展,功率器件、模擬IC等産品需求不斷增長。同時,國産替代也持續推動國內半導體産品市場需求增加。

  創新藥研發服務龍頭藥明康德預計:2025年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將重回雙位數增長,增速從13%至17%上調為17%至18%;同時將全年整體收入從425億元至435億元上調為435億元至440億元。

  瀚藍環境在三季報中總結經營情況時&&,隨着在建項目的陸續完工及新開工項目的減少,在沒有新項目增加的情況下,預計2025年全年資本性支出將保持下降趨勢(剔除粵豐環保並表影響)。同時,公司預計2025年供熱業務將延續增長趨勢、能源業務將保持正常盈利水平。

  三季報顯示,晶晨股份6nm芯片自上市後,銷量不斷攀升,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出貨量近700萬顆。公司預計,2025年全年6nm芯片出貨量有望達到1000萬顆;且在大規模商用驗證之後,6nm製程技術還將繼續應用於即將推出的更高算力的通用端側&&系列,因此“預計2025年全年經營業績將同比進一步增長”。(高志剛)

【糾錯】 【責任編輯:馬渭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