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故宮博物院迎來建院100周年
2025年/假期裏的“故宮紅”/攝影:金良快
100年風雨歷程
從昔日皇家禁苑到今日人民的博物院
故宮的每寸土地、每片磚瓦
都記錄着時光的故事
1952年/俯瞰故宮/攝影:齊觀山
2019年/攝影:費茂華
1925年10月10日
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
100年來
從呱呱墜地到曲折成長
從步履維艱到闊步前行
從探尋求索到銳意創新
在新華社記者的鏡頭下
我們能看到故宮博物院的時代表情
1952年/首都各界群眾在故宮太和殿廣場慶祝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閉幕/攝影:方弘
1983年/香港81歲老中醫朱鶴皋為游客表演健身功/攝影:黃景達
1988年/年輕人在午門廣場表演霹靂舞/攝影:李明放
1996年/護城河垂釣/攝影:郜南
2008年/北京奧運聖火傳遞,第一棒火炬手楊利偉從故宮午門廣場起跑/攝影:羅曉光
2025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空中護旗梯隊與故宮“同框”/攝影:王婧嬙
曾經的紫禁城是皇傢俬有
而故宮屬於每一個普通人
保存完好的故宮是人民的博物院
多年來一直滋養着人們的文化生活
1951年/故宮禦花園/攝影:王純德
2003年/《出師頌》首次公開展出/攝影:劉宇
2015年/“明代禦窯瓷器——景德鎮禦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洪武、永樂、宣德瓷器對比展”/攝影:金良快
2021年/故宮暢音閣唱響崑曲/攝影:金良快
2025年/“百年守護——從紫禁城到故宮博物院”展覽/攝影:金良快
春有海棠漫舞,夏現“九龍吐水”
秋染銀杏金黃,冬披白雪靜謐
新華社記者的鏡頭裏
故宮的四季
不只是春花、夏雨、秋葉、冬雪
更是一種穿越時空的詩意
2019年/故宮春色/攝影:費茂華
2022年/海棠花雨/攝影:王海燕
2023年/故宮排水系統/攝影:金良快
2024年/延禧宮/攝影:王海燕
2009年/故宮雪景/攝影:邢廣利
從太和殿的宏偉
到禦花園的雅致
從紅墻黃瓦的視覺震撼
到榫卯結構的精工奇蹟
故宮的一磚一瓦、一梁一柱
仿佛仍在低語着往事
駐足聆聽的
是每一個熱愛歷史文化的人
1987年/太和殿後的丹陛/攝影:邵軍
2015年/攝影:羅曉光
2017年/攝影:陳曄華
2023年/攝影:王海燕
2024年/攝影:常能嘉
2024年/角樓朝霞/攝影:陳曄華
2024年/攝影:常能嘉
2025年/千秋亭/攝影:劉佳琪
2025年/齋宮藻井/攝影:劉佳琪
低頭是記錄歷史的磚石
抬頭是星月陪伴的浪漫
故宮代表的不只是
中國古代建築的巔峰技藝
更是一種文明的氣度與延續
2021年/中國空間站過境/攝影:邢廣利
2025年/中秋圓月/攝影:劉金海
藉&互聯網的東風
古老的故宮也越來越年輕
雍正禦批“盡量發胖”被印上杯子
引來上萬好評
“奉旨旅行”行李牌
成為年輕人出行必備
《故宮日曆》擺在了不少年輕人的案頭
讓大家在四季流轉中欣賞國寶書畫
……
而年輕觀眾也逐漸成為
這座古老宮殿群的參觀主力
2017年/故宮外跑步/攝影:金良快
2023年/攝影:才揚
2023年/攝影:李鑫
2024年/《故宮日曆·2025年》發布/攝影:金良快
2025年/攝影:金良快
百年不是老去
而是煥新
讓我們共同期待
這座文化殿堂
繼續講述中華文明的故事
祝福故宮博物院
百歲生日快樂!
2025年/攝影:徐嘉懿
策劃:費茂華
編輯:張鋮、方欣、徐嘉懿
視頻配樂:洪塵《泱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