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雙節相逢,舉國同慶、萬家團圓。在各地的交通工程建設工地上,卻是一片緊張繁忙的景象:塔吊林立、焊花飛濺、機械轟鳴,建設者們堅守崗位,用實幹描繪出節日裏最質樸的風景。
用心建設,用堅守詮釋責任
在江西瑞梅鐵路白獅丘特大橋施工現場,作業人員各司其職,安裝模板、截斷鋼筋、綁扎網格……作為標段內最後一座連續梁,該橋合龍是後續架梁鋪軌的關鍵。
假期裏,中鐵二十五局1200余名建設者堅守崗位,56個工作面同步推進。“00後”技術員陳錦博俯身仔細檢查鋼筋綁扎的間距、型號與規格,這是他畢業後參與的首個重大工程。
每天,他穿梭於鋼筋水泥之間,負責現場管理、技術交底與工序驗收,手裏施工日誌上密密麻麻記錄着各種關鍵數據。“這座橋的每一根鋼筋都烙印着我的青春,希望大橋能如期順利合龍。”他説。
在陜西,神瓦鐵路建設同樣熱火朝天。中鐵十九局承建的關鍵區段包含窟野河特大橋和草垛山一號隧道等控制性工程,施工難度大、任務重。項目負責人馮喜德每天奔波於橋梁和隧道間,既要關注高達42.5米的橋墩施工安全,也要盯緊隧道掘進進度。
他説:“節日意味着更大的責任。看到大橋一天天‘長高’,隧道一米米延伸,再苦再累也值得。”假日期間,建設團隊重點攻堅大橋連續梁關鍵工序和隧道掌子面作業,確保國慶期間施工安全、進度有序。
日夜奔忙,書寫奮鬥心聲
在廣西武鳴,中建交通參建的廣西林寧高速三標項目工地上,415名施工人員與41&衝擊鑽、45&挖掘機、5&壓路機正緊鑼密鼓地推進多專業同步施工。
項目部嚴格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制,備足施工物資,優化各工序銜接,全力衝刺年度建設目標。“工期緊,任務重,我們能為早日打通道路、改善居民出行出份力,這個國慶節過得特別有意義。”項目總工楊鋼鋒的話語道出了所有建設者的心聲。
千里之外,河南省重點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平漯周高鐵施工一線,鋼筋切割聲與混凝土澆築聲匯成假日裏獨特的樂章。
假期裏,300余名中鐵十五局建設者堅守崗位。年輕的技術員何關博蹲守在全站儀前,反復調焦,確保數據毫釐不差。“在國慶假期這樣特殊的日子裏,能參與建設家鄉的高鐵,我心裏既自豪又踏實。”他説,高鐵建成後,周口至平頂山的通行時間將由兩個多小時縮短至30分鐘左右。
湖北利川,宜涪高鐵月亮山大橋施工同樣晝夜不停。中鐵十八局數百名建設者24小時輪班作業,以“不停工、不斷檔”的姿態推進工程建設。
作為全線重點工程,大橋需跨越深谷,地質條件複雜,施工團隊對樁基成孔、高墩澆築等技術難點逐一攻關。項目負責人馬兵林&&:“越到節假日越不能放鬆,要確保進度不減速、安全不松懈。”宜涪高鐵建成通車後,未來將連接湖北宜昌與重慶涪陵,成為區域交通的重要紐帶。
扎根一線,見證交通發展
華東大地,江蘇南通海太長江隧道施工現場,中鐵十四局技術負責人游少強帶領團隊操控國産16米級超大直徑盾構機“江海號”,以日均16米的速度穩步掘進。
“我們負責右線盾構隧道段長9315米施工,9月初已進入長江江底水域穿越的關鍵施工階段,一絲一毫都不能馬虎。”游少強説。海太長江隧道建成通車後將進一步優化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布局。
華南地區,合湛高鐵工地上,中鐵十六局200余名作業人員扎根一線。全線重點工程呼北高速特大橋因地處岩溶發育密集區,樁基成孔如同在“地下迷宮”中作業,給施工帶來極大挑戰。
“專項技術攻堅小組通過地質雷達探測、鑽孔原位測試等方式開展岩溶地質精準勘察,同時每天至少開展3次現場巡查,確保質量與安全雙達標。”項目負責人田玉兵説。合湛高鐵建成後將為區域發展注入新動能。
假日工地沒有團圓閒暇,卻有奮鬥熱情。建設者們把汗水融進鋼軌、橋梁和隧道,以堅守和擔當匯聚成交通發展的力量。(記者樊曦、王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