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寶石戒指、玉鐲、粉餅盒、口紅……
在貴州省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
一位女性烈士80年前留下的遺物
常常引來游客駐足
20世紀80年代
當地舉行烈士遷墓儀式
墳墓打開時
這只紅寶石戒指重見天日
在場人中
只有小説《紅岩》中
“瘋老頭”的原型韓子棟認識
這枚戒指的主人
正是他曾經的獄友——張露萍
在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內,展陳着張露萍烈士的遺物——紅寶石戒指(複製品)。新華社記者 李凡 攝
張露萍
1921年出生於四川崇慶縣(今成都崇州)
抗戰爆發後
積極投身抗日救亡宣傳活動
奔赴延安,並加入中國共産黨
張露萍生前照片。新華社發
1939年,張露萍秘密打入國民黨軍統局
為了工作需要
她身穿淺咖啡色連衣裙
頭戴法蘭西絨帽、腳穿淺口高跟鞋……
以富家小姐身份出現在軍統局電訊處
在中共南方局領導下
挫敗國民黨一次次的反共陰謀
1940年3月,地下黨支部不慎暴露
張露萍等7人不幸被捕
後被轉押到貴州息烽集中營
這個臭名昭著的“殺人魔窟”
先後關押了共産黨人和愛國志士1200餘人
許多人在這裡受盡酷刑,慘遭殺害
息烽集中營內的“貓洞”,是對革命人士殘酷刑訊的地方,許多被殺害的人在洞內被就地掩埋。新華社記者 李凡 攝
張露萍雖身陷囹圄
但仍堅持鬥爭、宣傳革命
她在日記中寫道
“壓力鎖不住正義的舌,
淫威封不住自由的口,
當不平的怒火燃燒時,索性大吼”
特務們拿張露萍無可奈何
“放着小姐不當,偏當共産黨”
1945年7月14日
天剛亮
監獄管理人員向她喊道
“快收拾行李,今天要送你去重慶開釋”
張露萍預感凶多吉少
到行李房取出衣物後
她從中取出淺咖啡色連衣裙和紅寶石戒指
又拿出一支口紅
要獄友黃彤光為她化粧
獄友忐忑不安,手在顫抖
她安慰説
“不要難過
我知道我要到什麼地方去
我現在心裏很坦然!”
走上刑車後
她和其他六名戰友緊握雙手
高唱《國際歌》
特務們叫她們不準唱
但怎麼也禁不住
車開至離息烽縣城3公里處的快活嶺
特務要他們下車
剛走不久,特務從後面開槍
其他六名戰友一一倒下
張露萍腿上中彈
她轉過身來朝劊子手吼道
“笨蛋!朝我的胸部開槍!”
血染紅胸襟
犧牲時年僅24歲
畫像:張露萍和戰友們犧牲時的場景。新華社記者 李凡 攝
中共地下黨員韓子棟
是小説《紅岩》中“瘋老頭”的原型
在國民黨秘密監獄中被關押14年
曾是張露萍在息烽集中營的獄友
也是倖存者
1958年,韓子棟從北京調到貴陽工作
第一件事便是尋找張露萍七烈士的墳墓
韓子棟在息烽集中營周邊走了許多地方
逢人就問
“你聽説過這一帶
一次殺了六個男的一個女的嗎?”
當他來到一片荒山上
知情人指着一大一小凸起來的兩片土包
説這就是墳地的時候
韓子棟掩面飲泣起來
“張露萍
在我印象中活潑文雅、寧折不屈的張露萍
她就長埋在這裡?”
1984年,當地舉辦七烈士遷墓儀式
從被認為是張露萍的墳墓開始破土
當墳墓打開時
底下竟有一隻紅彤彤的寶石戒指
眾人都驚叫起來
在場者只有韓子棟認識這枚戒指
“這是黨組織派張露萍打入軍統時給她的信物
她愛這枚戒指勝過愛自己的生命”
墳墓中的屍骨
脊椎骨被子彈打斷,多處骨折,頭顱碎裂
但紅寶石戒指壓在頭骨下的手指上
“也許她生前最擔心戒指落入敵特手中
在生命彌留之際把手有意壓在腦後了”
韓子棟生前曾如此回憶
位於貴州息烽縣的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新華社記者 李凡 攝
這位美麗女子
若晚出生幾十年
必定是一名時尚達人
然而,出生在風雨如晦的年代
她作出勇敢選擇
成為一朵鏗鏘綻放的玫瑰
如今,息烽縣在快活嶺
重建張露萍七烈士新墓
19米多高的烈士紀念碑
刻着烈士們的英名
你若記得
她便活着
在烈火中永生
歷史將永遠銘記你們
在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講解員通過數字化手段介紹張露萍的遺物。 新華社記者 李凡 攝
記者:李驚亞、李凡、鄭明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