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記者從券商處獲悉,上交所、深交所近日分別向機構披露了8月份券商經紀業務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領域的最新核心數據,包括成交額及交易賬戶數量等關鍵指標。
從當前券商ETF經紀業務的競爭版圖來看,一方面,頭部券商憑藉長期積累的客戶基礎、渠道優勢與服務能力,在核心指標上持續領跑,市場地位依舊穩固;另一方面,面對競爭壓力,中小券商正積極探索差異化路徑,在ETF業務細分領域主動發力,尋求市場份額的突破與提升。
8月份,ETF市場延續良好發展態勢,不僅整體管理規模穩步擴容,市場交易活躍度也同步攀升。從具體規模與成交數據來看,截至8月末,滬市基金産品共909隻,資産管理總規模38024.87億元。其中,ETF共736隻,總市值37161.16億元,環比增長10.86%;當月ETF累計成交金額65454.95億元。深市基金産品共817隻,資産管理總規模14522.2億元。其中,ETF共531隻,總市值14143.59億元,環比增長14.22%;當月ETF累計成交金額22671.39億元。
在ETF成交額方面,頭部券商保持領先優勢。以上交所公布的券商經紀業務ETF成交額排名為例,8月份榜單前三名與7月份相同,華泰證券、中信證券、國泰海通分別以10.91%、10.25%、6.77%的市場佔比穩居前列,頭部券商在客戶引流、交易通道效率上的優勢進一步凸顯。此外,華寶證券、東方證券、中國銀河當月市場佔比均突破4%。
從ETF持有規模來看,頭部集中特徵同樣顯著。滬市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中國銀河以23.33%的市場佔比位居ETF持有規模榜首;申萬宏源證券緊隨其後,佔比17.2%;中信證券以6.81%的佔比位列第三;國泰海通排名第四位,持有規模佔比為4.7%。
部分中小券商亦通過營業部深耕、互聯網渠道發力,在細分領域展現出較強的競爭力。
從營業部維度看,ETF成交額競爭的差異化特徵尤為明顯。8月份,滬市方面,華寶證券上海東大名路證券營業部以5.11%的成交額佔比奪冠,且該營業部今年以來始終保持單月成交額榜首地位;中信證券深圳深南中路中信大廈證券營業部、東方證券上海松江區滬亭北路證券營業部、國泰海通總部的成交額佔比分別為2.82%、2.26%、1.99%。深市方面,經紀業務個人客戶ETF交易金額前30名營業部中,東方財富證券佔據9席,國金證券、廣發證券分別有4家、3家營業部上榜;而在機構客戶ETF交易金額前30名營業部中,華泰證券與中信證券各有5家營業部入圍,頭部券商機構服務能力凸顯。
客戶活躍度方面,ETF交易賬戶數量揭示了券商另一維度的競爭格局——“含科量”較高、具備互聯網“基因”的券商表現突出。8月份,滬市券商經紀業務ETF交易賬戶數量排名中,華泰證券以10.69%的佔比領跑;東方財富證券憑藉互聯網渠道優勢緊隨其後,佔比9.92%;平安證券與中國銀河佔比分別為5.44%、5.22%。
此外,ETF市場的活躍發展離不開做市商服務的支撐,8月份基金做市商服務覆蓋範圍持續擴大。截至8月末,上交所基金市場共有主做市商21家、一般做市商12家,共為785隻基金産品提供流動性服務,較上期增加18隻;有做市商的ETF為722隻,佔全部ETF的98%。再看深交所基金市場,共有28家流動性服務商,為525隻ETF産品提供流動性服務。
對於券商如何更好地把握ETF業務發展機遇,薩摩耶雲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於頭部券商而言,應加強做市業務投入,提升做市效率,增強市場流動性。對於中小券商而言,可通過差異化做市策略,專注於特定細分領域或中小規模ETF的做市服務,逐步提升細分市場份額。同時,券商還可將ETF産品持倉與融資融券業務聯動,打造多元收入來源。比如,為客戶提供基於ETF的融資融券策略,提升業務協同效應。另外,券商可以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投顧服務的精準度。例如,通過智能投顧系統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ETF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