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23日在山東招遠大戶陳家村熱鬧舉行。機器的轟鳴、果實落籃的清脆聲、農民的笑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了一首豐收的“交響曲”。
9月23日,在山東省招遠市舉辦的“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現場,來自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的石榴種植戶劉遠與大家交流。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今年豐收節以“慶農業豐收、享美好生活”為主題。作為首批山東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大戶陳家村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場主”的模式,把1萬多畝荒山和零散土地變成了高端水果生産基地,帶動周邊12個村集體年增收200多萬元。
在這裡,“陽光玫瑰”葡萄不僅是鮮食精品,還能“變身”葡萄酒。上萬畝葡萄園托起了一個夢幻酒莊,從種植到釀造、裝瓶,都在這片土地完成。
山東省招遠市大戶陳家村農場主楊昌輝修剪果樹。新華社記者 王歡 攝
山東省招遠市大戶莊園酒莊經理姚雲平告訴記者,大戶莊園酒莊作為一産鮮食葡萄種植産業的延伸,産值是鮮食葡萄的四倍。“開發了兩大品類、四種産品,是國內最早研發‘陽光玫瑰’葡萄蒸餾酒的企業之一。”姚雲平説。
科技的聲音,也在豐收節上格外響亮。
在今年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現場,採摘機器人精準抓取果實,巡田機器狗化身農田“醫生”,一批“AI+農業”技術裝備在此集中亮相,展現出人工智能正在成為農業發展的強勁引擎。
據山東深藍智譜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志華介紹,該公司的智能巡田機器狗主要是由三部分組成。“第一個是機器狗,第二個是環境感知設備,這裡邊集成了一些傳感器,還有傳輸。最重要的是上邊這一部分,它有一個多光譜相機,還有我們的邊緣計算,三部分組成,主要是針對農業的病害、蟲害,作物的墑情、長勢來進行巡田。”宋志華説。
在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現場,一家企業展示巡田機器狗。新華社記者 王歡 攝
從巡田到採摘,從清洗到管理,人工智能正在一步步走進農業生産,讓未來的“無人農場”不再遙遠。
“農民躺在搖椅裏邊,摁一摁按鈕,所有的機器全部下田,讓耕牛休息,讓‘鐵牛’上崗,實現自主耕、種、管、收,全部實現無人化,也就是未來終極的‘無人農場’的狀態。”山東省農業機械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楊化偉説。
記者:王歡、趙小羽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