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技能大賽將啟 新興産業賽項佔比超半數-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7 10:05:07
來源:經濟參考報

全國技能大賽將啟 新興産業賽項佔比超半數

字體:

  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下稱“大賽”)將於9月19日至23日在河南鄭州舉行。記者獲悉,本次大賽期間,將有來自全國各地的3500余名技能人才角逐106個賽項。

  本屆大賽設置的106個賽項中,66個為世賽選拔項目,40個為國賽精選項目,涵蓋了一、二、三産業的30多個國民經濟行業門類,其中,智能製造、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數字技術等賽項佔比超過50%。

  在廣州市技師學院備賽基地,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專業應屆畢業生林威作為廣東省參賽選手,正在全力備戰本屆大賽新增的智慧安防技術項目。

  “作為新增賽項,智慧安防技術融合了多种先進技術,包括但不限於高清視頻監控、人工智能圖像分析、智能傳感網絡以及自動化預警與響應機制。”廣州市技師學院人工智能産業係副主任張鵬然介紹,目前,選手們正在模擬訓練樓宇對講、視頻監控、停車場管理等比賽場景。

  “參加大賽讓我的技能得到很大提升,包括編程技能、安裝技能、硬體軟體用法等,這些知識技能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並不僅限於智慧安防,在工業、信息化等眾多領域都能發揮作用。”林威説。

  中國職業技能大賽是我國目前規格最高、項目最多、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最廣的綜合性國家級職業技能賽事。備賽熱潮的背後是我國對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持續支持。

  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技能人才的培養規範、評價體系、激勵制度等。“十四五”期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實施“技能中國行動”,編制實施職業技能培訓和技工教育兩個“十四五”規劃,建立了“新八級”職業技能等級制度並實施了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今年以來,《關於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的通知》《關於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的先後&&,進一步為技能人才生態建設“立柱架梁”。

  政策沃土之上,我國技能人才成長已枝繁葉茂。2024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4年全年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425萬人次,累計培養培訓數字人才70.4萬人次,數字技術工程師1.2萬餘人。截至2024年末,全國共有技工院校2440所,民辦培訓機構28983所。我國技能人才隊伍總量不斷擴大、結構持續優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在政策引領下,各地結合區域産業特色,推出了一系列“接地氣”的差異化培訓措施,促進技能人才培養與産業發展同頻共振。

  日前,北京發布《北京市新質生産力人力資源開發目錄(2025年版)》,首次新增技術技能人才專業評價指引目錄,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12個産業;湖北舉行第二屆“數字工匠”職工技能大賽,設置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等五大工種賽項;四川將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納入人才戰略部署,大力實施“技能四川”行動。

  “從備賽環節看,各地依託技工院校、公共實訓基地開展‘實戰化’專項訓練的模式,是我國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優化升級的縮影。作為我國職業技能競技最高水平的代表,全國技能大賽不僅是技能人才競技的舞&,也是觀察我國技能強國建設進程的窗口。”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教授、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

  張成剛認為,隨着各級技能大賽常態化、規範化,將持續推動技能人才培養體系迭代升級,有助於構建“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評”的良性循環,真正實現以賽育人、以賽興産,不斷提升技能人才的綜合素質和社會認可度,為技能強國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力量。(記者 陳涵旸)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