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核導彈第一方隊接受檢閱。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 題:國之重器 壓艙基石——記核導彈第一方隊
梅世雄、王慧、程樂
國之重器,壓艙基石。
3日上午,核導彈第一方隊震撼登場,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
受閱的“驚雷-1”空基遠程導彈、“巨浪-3”潛射洲際導彈、“東風-61”陸基洲際導彈、“東風-31”新型陸基洲際導彈,首次集中展示我軍陸、海、空基“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是維護國家主權、捍衛民族尊嚴的戰略“王牌”。
方隊由空軍某基地、海軍某基地、火箭軍某基地某旅等混合編組。
坐在導彈戰車駕駛室內,來自火箭軍某部的二級上士齊年超緊握方向盤。戰車發出的轟鳴聲,是他最熟悉的聲音。他和戰友們駕駛戰車,駛過長安街,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
6年前,駕駛當時新列裝的導彈戰車,駕駛員禹帥鋒駛過天安門廣場;6年後,他再次駕駛新型導彈戰車亮相,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
裝備換型的背後,是一路上的披荊斬棘。
那年暮春,指揮員下達“點火”口令不久,一聲爆響從遠處傳來,導彈拖着長長的尾焰凌空撕裂蒼穹……
“發射成功!”那一刻,禹帥鋒與在場的戰友都眼含熱淚、高聲歡呼。
近年來,伴隨強軍興軍步伐,禹帥鋒所在單位進入轉型跨越關鍵節點,把備戰打仗當作頭等大事,黨委帶頭研訓,邀請專家教授講課,拓展官兵打仗視野;常態組織補差訓練,定期組織合成訓練和紅藍對抗,助力部隊作戰能力實現加速提升。
長安街上,整齊行進的導彈方隊裏,來自海軍某部的乘載員呂慶澤緊握着手中的鋼槍。作為二次入伍的“00後”戰士,他倍加珍惜軍營時光,始終秉持“歸零”心態,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參加訓練,很快成長為優秀的導彈操作號手。
在全世界關注的目光中,這支肩負重托的“戰略鐵拳”緩緩駛過長安街,踏上砥礪奮進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