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必出神圖的決心丨天壇與戰鬥機,定格古今交匯這一幕!__新華網

新華社必出神圖的決心丨天壇與戰鬥機,定格古今交匯這一幕!

2025-09-05 09:46:30
來源:新華社

  編者按:

  此次新華社攝影記者們拍攝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的圖片引起網友們熱烈反響。大家都很好奇,新華社播發的這些“神圖”都是怎樣拍攝出來的。我們請來了這些“神圖”的創作者,與大家分享“神圖”背後的故事。

  在此次大會上,教練機梯隊拉出彩煙飛越天壇祈年殿上空的震撼畫面,引發熱議,全網刷屏。

  拍攝這張照片的人是新華社記者趙子碩,以下是他為我們帶來的現場獨家內容。

  在此次報道中,我與同事丁洪法共同負責天壇公園點位的拍攝任務,目標是捕捉空中梯隊與天壇地標同框的標誌性畫面。

新華社記者趙子碩。

  首次參加演練時,我對空中梯隊的實際飛行高度缺乏概念,空中護旗梯隊飛臨之際,我選擇在祈年殿景區內進行拍攝。但由於直升機飛行高度較低,成片效果並不理想。

  於是我調整了拍攝策略與動線:決定在護旗梯隊飛過時,於距離祈年殿較遠的丹陛橋上用長焦鏡頭拍攝,並利用隨後的間隙迅速轉場至祈年殿景區,拍攝後續空中梯隊以及最關鍵的“拉煙”瞬間。為此,我於當天實地踏勘,測算出兩個點位之間步行約需10分鐘。

  當天清晨5點半,我們便抵達祈年殿附近拍攝日出。7點多,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聚集在丹陛橋中軸線上,架起設備等待拍攝。

  9時45分左右,空中護旗梯隊懸挂黨旗、國旗、軍旗和巨幅標語飛越天壇,頃刻間快門聲此起彼伏,眾多游客、攝影愛好者無不將目光和鏡頭投向同一個方向。

  9時50分左右,我通過相機即拍即傳技術,迅速將照片傳回編輯部。

  隨後,我拿起設備一路小跑開始轉場。10時2分,順利抵達祈年殿景區院內。10時14分開始,一波又一波戰機隨轟鳴聲由遠及近飛越天壇。當7架殲-10戰鬥機拉出14道彩煙劃過蒼穹飛來時,我屏住呼吸,透過取景器緊緊追蹤它們的軌跡。當祈年殿流光溢彩的弧形金頂與教練機的矯健姿態在鏡頭中交匯時,我持續按下快門,連拍至其完全飛出畫面。

  天壇,原是祈願五穀豐登的聖地,如今已成為國泰民安的見證。這份歲月靜好,也來自劃破長空的戰鷹們的忠誠守護。“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作為新華社記者,很幸運能與如此多懂得浪漫的中國人,在這一天、於天壇,共同見證了這一莊嚴而神聖的時刻。

  記者:趙子碩

  編輯:程婷婷、方欣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