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空中無人作戰方隊接受檢閱。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 題:人工智能 空天爭鋒——記空中無人作戰方隊
梅世雄、王慧、李寧
3日上午,作為無人作戰群最後一個亮相的方隊,空中無人作戰方隊駛過長安街,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
方隊受閱的新型察打一體無人機、無人僚機、艦載無人直升機等裝備,可隱蔽出擊、廣域覆蓋、自主協同,創新未來空戰樣式。
方隊受閱裝備具備全天時、全天候作戰能力,可遂行信息化條件下多樣化作戰任務。“隨着無人智能化時代的到來,它們已成為戰場上的‘前哨鷹眼’和‘尖刀利刃’。”方隊領導郭鵬介紹。
方隊以海軍某團和空軍航空兵某團為主體抽組建成。以“海空長鷹”聞名的海軍某團是海軍無人作戰先頭部隊,其航跡遍佈大江南北。空軍航空兵某團作為全軍首支察打一體無人機部隊,圓滿完成多項重大任務,曾2次參加閱兵。
今年閱兵訓練,海空混合編組給方隊帶來新的挑戰。面對隊形複雜、排面標齊間距寬、裝備運輸寬度大、調姿復裝困難等難題,方隊嚴格對照裝備參數模擬隊形設置,從圖上論證到數據建模再到實際編排,研究出十幾種方案。最終,經過近百次研判,定下最優隊形和最佳姿態的搭配方案。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空中無人作戰方隊接受檢閱。新華社記者 任鵬飛 攝
深夜的裝備場,來自海軍某團的飛行控制師陳正源作為受閱乘載員,走下訓練場,又扎進裝備場。“閱兵場就是戰場,我們要時刻保持着蓄勢待發、奔赴戰場的狀態,人是這樣,裝備也是這樣。”他説。
來自空軍某團的方隊修理技師王國剛,多次參加重大軍事任務和軍事演訓活動。閱兵保障任務期間,作為修理骨幹,他加班加點整備、檢修,高效保障受閱裝備日常訓練。
方隊駕駛員楊國旺來自“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張超生前所在部隊,從合練第一天起,他就和大家一起嚴格執行“一分一毫都不能差”的標準,不斷提升訓練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