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空探測實驗室主辦的首屆深空經濟與産業發展大會於9月4日在安徽合肥召開,本屆大會以“聚焦深空經濟,引領産業未來”為主題,首次提出深空經濟概念,並系統梳理發布我國深空經濟十大産業方向。
9月4日,首屆深空經濟與産業發展大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吳慧珺 攝
深空經濟是太空經濟的延伸和擴展,顯著特點是對地外天體資源的開發利用。近年來,全球各國爭先恐後開展各類深空探測活動,深空經濟則興起於此,它是支撐深空探測所需的技術研發、産品製造、設施建造、科學探索、資源開發、運營支持及應用服務所形成的新興經濟業態,具有前沿性、稀有性、探索性和多元性等新特徵。
會上,深空探測實驗室發布了深空資源開發、深空互聯網、深空能源、深空生物、深空運輸、深空智能、深空建造、深空旅游、深空安全、深空文化十大深空經濟産業方向。
深空探測實驗室總工程師史平彥説,我國深空探測正在從技術突破、科學探索邁向經濟賦能、産業驅動的發展新階段。深空經濟有望成為培育新質生産力的核心引擎,也是驅動航天産業升級、培育創新動能、重塑空間格局的重要力量,為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奠定堅實基礎。
本屆大會由深空探測實驗室主辦,深空探測科技發展(合肥)有限責任公司承辦,吸引了來自政府部門、産業主體、科研院所及投融資機構等相關單位逾400人參加。大會將秉持開放、合作、共贏的理念,致力於促進産業鏈上中下游企業實現技術、資本、市場的高效協同和精準匹配,共同推動深空經濟及相關産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記者吳慧珺、何曦悅)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