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 題:銘記兩岸共同抗戰歷史,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
新華社記者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8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14年不屈不撓的浴血奮戰,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近代以來第一次取得民族解放鬥爭的完全勝利,台灣也因此回歸祖國懷抱。這場共禦外侮、彪炳史冊的偉大勝利,值得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銘記,激勵兩岸中國人攜手同心、共擔大義,奮力推進國家完全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回望那段崢嶸歲月,全體中華兒女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愛國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各界民眾同仇敵愾、共赴國難,奏響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反抗侵略、保家衛國的英雄凱歌。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殉國將領,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國民黨軍“八百壯士”等眾多英雄群體,就是千千萬萬抗日將士的傑出代表。
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這是抗日戰爭期間全民族共同的初心和使命。在生死存亡關頭,中華民族用血肉之軀築起一道侵略者無法逾越、不能征服的鋼鐵長城,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對日本侵略者徹底覆滅起到決定性作用,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後勝利作出重大貢獻。
在這場抗擊外族侵略的偉大鬥爭中,台灣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在日本侵佔台灣的半個世紀裏,台灣同胞的抗日鬥爭從未停歇,台灣同胞重做“堂堂正正中國人”的熱血從未冷卻。無數先賢先烈前仆後繼,同日本殖民統治當局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政治、軍事、文化鬥爭,50年間犧牲逾65萬人之巨。1937年全民族抗戰爆發後,超過5萬名台灣同胞秉持“欲救台灣,先救祖國”之信念,奔赴大陸參加抗戰,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身為中國人的氣節和尊嚴。
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經過頑強奮戰,迫使日本歸還甲午戰爭後從中國竊取的東北、台灣、澎湖列島等神聖領土,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台灣光復時,台灣百姓家家張燈結綵,歡呼雀躍重新回到祖國懷抱。這段血與火熔鑄的光輝記憶,彰顯了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充分證明海峽兩岸始終根脈相連、命運與共。
令人憤慨的是,民進黨當局及“台獨”分裂勢力公然無視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果,兜售“皇民”史觀、“台獨”史觀,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大肆操弄“去中國化”,刻意淡化、否認台灣光復的歷史意義,蓄意抹殺台灣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統治、復歸祖國版圖的歷史事實。其數典忘祖、是非不分的無恥言行,是對兩岸同胞巨大民族犧牲的褻瀆,是對人類社會正義良知的冒犯,更是其圖謀分裂國家的罪證。
歷史述説過往,也昭示未來。
從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的鐵蹄踏進中國大地之時起,中國人民就開展了抗擊侵略者的偉大鬥爭,無論條件多麼艱苦,無論戰爭多麼殘酷,無論犧牲多麼巨大,中國人民從來都沒有動搖光復河山的決心。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古老的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歷史征程。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目標。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産生,必將隨着民族復興而解決。全體中華兒女團結奮鬥,就一定能在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烽火已遠,兩岸同胞並肩捍衛國土的歷史豐碑不曾褪色;青史為鑒,中華兒女團結守護家園的勝利成果必須捍衛。銘記抗戰歷史,堅守民族大義,為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共同奮鬥,這才是對所有為抗戰勝利、台灣光復犧牲奉獻的先賢先烈的最好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