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明確提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推動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等多項要求。金融業快速響應,監管部門、行業組織和金融機構多方聯動,積極落實。
8月1日,中期協就《期貨公司經紀業務不正當競爭行為管理規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則》)公開徵求意見,被視為正式打響金融業“反內卷”第一槍。而在此前,多地金融監管部門、銀行業協會已就“反內卷”組織會議,多家銀行相繼發聲。在保險、證券等行業,相關工作同樣在穩步推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專家認為,伴隨“反內卷”的深化,金融業競爭格局有望重塑,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將進一步增強。而各家機構也應轉變思維,主動加大産品和業務創新,以高質量服務換效益。
頂層設計不斷加強
在本輪金融業“反內卷”浪潮中,防範惡性價格戰和不正當競爭是核心要點。
在銀行和保險行業,地方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針對“反內卷”展開行動。廣東金融監管局相關人士在有關會議上稱,今年以來,該局旗幟鮮明反對“內卷式”競爭,印發銀行業保險業“內卷式”競爭負面清單,還指導行業協會研究制定反不正當競爭自律公約等。7月17日,廣東銀行同業公會召開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反“內卷式”競爭專題工作會議,明確擬按照“1+3+N”的制度體系推進“內卷式”競爭的綜合整治。7月18日,寧夏銀行業協會組織召開了“內卷式”競爭情況座談會。
由中期協發布的《規則》,是有關金融“反內卷”的首個行業規範。《規則》直指期貨行業手續費低價惡性競爭現象,明確經紀業務不正當競爭禁止性行為。同時堅持法治化市場化原則,明確期貨公司可以根據不同客戶類型實施差異化手續費定價機制。
在證券領域,券商經紀業務及投行債券承銷業務是業內最為關注的“反內卷”領域。以投行債券承銷領域為例,過去,投行之間債券承銷價格競爭較為激烈,部分地方券商債券承銷費率較低。8月7日,銀行間交易商協會發布《關於加強銀行間債券市場承銷報價自律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加大違規行為舉報處理力度。對於主承銷商以低於成本的承銷費報價、發行人干擾主承銷商承銷費報價等行為,市場成員可向交易商協會投訴舉報。
金融機構快速響應
隨着金融“反內卷”思路的逐步明晰,各家金融機構開始積極響應,其中銀行的動作最為迅速。
7月22日,平安銀行廣州分行召開2025年年中工作會議暨反“內卷式”競爭宣導會議,推進落實反“內卷式”競爭工作。7月23日,廣發銀行在年中工作會議中強調,按照金融監管部門要求,抵制“內卷式”競爭,堅持長期主義經營理念,守牢風險底線,以自身實力提升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7月30日,工商銀行召開年中會議,對下半年經營重點工作進行安排,要求落實落細穩經濟各項存量和增量政策,帶頭整治“內卷式”競爭。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主任曾剛認為,面對低息差環境長期化趨勢,中國商業銀行必須進行戰略性調整,從根本上改變發展理念和經營模式。從規模導向向價值導向轉變、從傳統銀行向綜合金融服務商轉變、從同質化競爭向差異化發展轉變。銀行唯有將創新、生態、風控和組織能力進行有機整合,重塑核心競爭力,才能破局立新。
在證券期貨領域,機構也在探索各自“反內卷”措施。國金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舒思勤建議,就債券承銷“反內卷”,券商可以推進激勵機制改革,引導評價機制從規模排名轉向質量評價,降低規模權重,引入質量指標。同時推廣“綜合服務費”模式,將承銷費與後續督導、風險管理綁定,避免一次性價格戰。
“反內卷”重構競爭邏輯
在業內專家看來,本輪“反內卷”有望重構競爭邏輯,帶動國內金融業提質增效,對行業發展形成中長期利好。
“金融業‘反內卷’,主要針對行業惡性價格戰和不正當競爭,長遠看能夠促進行業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重構競爭邏輯。金融機構的部分業務服務同質化嚴重、行業整體利潤薄,難以投入資源提升專業能力,‘反內卷’將遏制單純依賴價格競爭的模式,倒逼金融機構轉向‘以服務質量為核心’的差異化競爭。”有機構人士稱。
以期貨業為例,新湖期貨相關負責人&&,《規則》本質是通過規範競爭倒逼期貨行業提質增效,長期將推動行業從通道內卷轉向服務創新,但短期需平衡規範與活力、統一與差異。通過細化標準、支持轉型、引導認知、協同監管,可最大限度降低實施阻力,實現“行業健康發展、投資者權益保護、服務實體經濟”的多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