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守正義 履職護公平——5位法院系統代表分享奮鬥故事-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7/30 23:11:33
來源:新華網

為民守正義 履職護公平——5位法院系統代表分享奮鬥故事

字體: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 題:為民守正義 履職護公平——5位法院系統代表分享奮鬥故事

  新華社記者齊琪

  以匠心書寫公平正義,用擔當守護法治信仰。在全面依法治國偉大實踐中,人民法官積極履職盡責,以實幹擔當促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

  30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5位法院系統代表圍繞“嚴格公正司法 用情辦好百姓身邊案”分享屬於他們的奮鬥故事。

  當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法院系統代表圍繞“嚴格公正司法 用情辦好百姓身邊案”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我的藏族名字‘達瓦嘉措’,寓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2024年3月,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北滘人民法庭副庭長李海龍跨越千里,從珠三角來到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成為一名援藏法官。

  山高路遠從來不曾阻擋公平正義的腳步。一年間,李海龍為藏族、門巴族、珞巴族等各族群眾開展普法宣傳、巡迴調解、上門立案、文書送達等工作,用腳步丈量“蓮花秘境”,將法治的種子播撒到雪域之巔。

  每每回憶起門巴族奶奶遞來的熱騰騰的酥油茶,想到墨脫法院被評為全區優秀法院時同事們的振臂歡呼……“我都由衷感到,參與援藏是我一生之幸!”李海龍動情地説。

  泰山腳下,她用青春書寫法治鄉村美好圖景。

  大學畢業後響應號召投身農村山區法庭工作,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徂徠人民法庭庭長錢繼紅用20多年時間,推動人民法庭在服務鄉村振興、促進基層善治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將法庭搬到田間地頭,讓公平正義走進鄉親們的心中。面對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更高期待,錢繼紅忙於了解案情、送法下鄉、巡迴審判、調解糾紛……為更好宣傳普及法律知識,她成立“法潤鄉村”志願服務隊,結合近年來辦理的涉農典型案例,向鄉親們普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法律知識,幫助老百姓避開“坑”,守住“田”。

  “能當一名‘老百姓身邊的法官’,我很自豪。”錢繼紅説。

  激發金融發展活力,離不開法治保駕護航。

  北京金融法院審判第二庭庭長丁宇翔深耕金融審判領域十餘年,累計審結案件2500余件,其中有全國首例銀行間債券市場虛假陳述案等一批社會影響大的疑難複雜案件,以公正司法有力回應了各方期盼。

  更好築牢金融“安全墻”,守護百姓“錢袋子”,丁宇翔在審判工作中探索實踐“雙軌雙&&”群體性金融糾紛解決機制,極大降低當事人訴訟成本,探索推行“庭審百問”要素化審理模式,助力提升審判效果。

  “今後,我將繼續在工作中深入踐行‘如我在訴’的工作理念,堅持換位思考,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為服務和保障金融高質量發展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他説。

  保護知識産權,為“中國智造”築牢堅實司法屏障。

  奮鬥在知識産權審判領域多年,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知識産權審判庭一級法官徐弘韜專攻知識産權“硬骨頭”。2020年,他參與審理全國首例涉手機軟體喚醒策略的不正當競爭糾紛案。面對案件的新情況、新特點,徐弘韜“邊學邊幹”積累跨領域知識,堅持“開門辦案”時刻了解産業真實情況,讓作出的判決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相契合。

  定分不易,止爭尤難。通過一樁樁“小案件”講清楚知識産權保護的“大道理”。徐弘韜深知,保護知識産權必須和時間賽跑,做好隨時應對新情況和新問題的準備,更好回應數字經濟的風險和挑戰。

  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需要更多“司法先鋒”挺膺擔當。

  積極投身互聯網司法改革與創新實踐多年,杭州互聯網法院副院長沙麗始終站在司法與科技融合的前沿。多年來,她在數據權益、算法規制、&&治理等領域累計主審案件4000余件,為互聯網司法實踐發展貢獻智慧。

  “每判一個案件,不光解決當事人的糾紛,還要總結提煉規則,促進依法治網落到實處。”沙麗説,從數據權益界定到&&責任劃分,從群控軟體、流量劫持、深度偽造到算法治理……與新技術、新模式的“深度對話”,讓她常常有強烈的緊迫感。

  “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時刻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盡自己所能查明複雜技術事實,明晰法律適用規則,讓判決‘有迴響’,經得起未來考驗、社會考驗。”沙麗説。

【糾錯】 【責任編輯:馬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