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中緬邊境,鋼架斑駁的畹町橋仍鐫刻着烽火記憶。

1938年,日軍全面封鎖中國後,滇緬公路成為國際援華物資唯一陸路通道。長不過百米的畹町橋,成為“抗戰生命線”的“咽喉”。

在畹町橋附近,當地修建了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館和紀念碑。紀念館內陳列着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和圖片,生動展現了南僑機工的英勇事跡。

80歲的守館人葉曉東,是南僑機工陳團圓的兒子。在他3個月大時,父親被日軍抓捕並活埋,甚至沒有留下一張照片。退休後,他經常來畹町橋旁的紀念館為游客講解。據了解,由於當時的滇緬公路路況險峻,且車隊隨時面臨日軍空襲,上千名南僑機工在這條公路上犧牲。

關於這座承載着父親和無數先烈熱血的畹町橋,葉曉東希望更多人來了解歷史,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

作者:朱一南、孫敏、李琪霞、羅貴華、鄭潔、曹再會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王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