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風采丨高飛遠航凌雲志——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陳思麒-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23 16:15:20
來源:新華網

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風采丨高飛遠航凌雲志——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陳思麒

字體:

  新華社成都7月23日電 題:高飛遠航凌雲志——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陳思麒

  新華社記者劉濟美

  運-20機長陳思麒在塔&值班(資料照片)。新華社發(鄧亮 攝)

  “感覺自己是幸運的,因為親歷了空軍戰略投送能力的轉型跨越。”空軍“90後”飛行員、運-20機長陳思麒説。

  陳思麒執飛過4型運輸機、多次執行境內外軍事空運任務。

  他所在部隊是首裝運-20的單位。列裝次年,陳思麒就如願進入運-20的改裝名單,成為當時團隊中最年輕的運-20飛行員。

  運-20採用全新的設計理念,飛行員從&&駕駛者升級為“系統管理員”。改裝初期,每名飛行員都領到一張“攻關清單”,有人專攻電傳飛控的操縱邏輯,有人專攻高高原飛行課目,陳思麒的攻關目標是將運-20的能力拓展到國際空域。

  陳思麒説:“軍用航空器在國際航線上的任何非專業表現都會損害我們大國空軍的形象,嚴重時還會觸發飛越國空防系統的誤判。”

  因此,國際法、標準運行和航空英語等知識的系統儲備,以及獨立進行情報處理和決策的能力,都成為戰略空軍轉型中每名飛行員必須攻克的難關。

  靠着堅持不懈的學習,陳思麒很快彌補了知識缺口,圓滿完成多項境外任務。

  運-20機長陳思麒進行飛行訓練(資料照片)。新華社發(鄧亮 攝)

  2020年,運-20編隊執行境外任務,途經域外兩國邊境空域時,目標國邊境管制突然發出禁止編隊入境的指令。陳思麒立即啟動應對程序,和其他機組成員分工處置,一邊確認限制指令原因、根據行動性質要求外方協作查證,一邊評估最佳備降機場……最終機組成功整合各方資源,確保任務按照計劃實施。

  事後,他們完善了部隊執行境外任務典型案例庫。陳思麒感慨:“千日研練、一瞬制勝,而我們所有的底氣,源自日復一日的探索與鑽研。”

  為了將境外任務實施變得更快、更標準化,陳思麒牽頭研擬《境外機動任務標準運行程序》,區分不同等級的任務場景,精準改進任務組織程序。

  近年來,從搶險救災到接運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從用鐵翼丈量祖國的領土到走出國門為世界送去和平和希望,運-20的每一條航跡都讓國人自豪和驕傲。

  隨着戰略投送任務的需求不斷提升,陳思麒和戰友們把研究目光從單一任務,轉向戰略籌劃、體系聯合、制勝機理等多維作戰範疇。

  陳思麒説:“未來戰爭,誰掌握了機動優勢,誰就擁有了戰場節奏的控制權。”

  2023年,一場“快速投送”創新試驗立項。最初的任務只是按傳統方式“算任務數”,陳思麒卻不斷提出優化建議:能不能實現需求提報標準化、任務規劃流程化,能不能讓每架運輸機都能用在空中機動投送……

  幾個月後,這個由創新課題演變的“全新指控程序”完成首輪實兵驗證,在顯著壓縮任務架次的同時,還提升了飛機性能使用率、降低了機組強度、縮短了任務周期,大幅提升了空中運輸綜合效益。第二年,陳思麒又帶領團隊對系統進行升級,將更多的資源納入一套“棋盤”來統籌。

  因此,陳思麒所在單位連續獲得兩次“空軍首創獎”,而第二次則破例把獎牌直接刻上“陳思麒團隊”。

  “我們趕上了空軍戰略轉型發展的‘風口’。”陳思麒説。

  運-20機長陳思麒駕機平穩降落(資料照片)。新華社發(張航 攝)

  2023年,在一次國際聯合軍演中,陳思麒意識到,戰略運輸力量功能可以進一步拓展,通過聚合融合成為盤活戰場資源的“倍增器”。

  今天,空中運輸力量不斷被賦予新的功能和角色,這些日益深刻的變化讓陳思麒和戰友們倍感振奮。

  “如今,任務準備周期由原來的幾天壓縮到現在幾個小時,‘鯤鵬’隨時可以接令起飛。”陳思麒説。

  戰友説陳思麒像塊海綿,但他更樂意把自己比作接口——廣泛接納各領域的數據流入,並能輸出為快速助飛戰鬥力的能力與規範。

  “高飛遠航凌雲志,競逐空天正當時。”這句話就寫在陳思麒的飛行日誌首頁。時代賦予他更新的角色,他也把更重的責任扛在肩上。

  “空軍現代化建設的快速發展,要求我們這一代空軍人保持時刻衝鋒的狀態。”陳思麒説。

  運-20機長陳思麒駕機滑向起飛線(資料照片)。新華社發(劉暢 攝)

  視頻:張雷、楊進、鄧棟之、楊東、劉載譽

  海報:廖強、付興平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