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理極點”到“體驗爆點”——“東極”文旅“出圈”觀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2 10:26:37
來源:經濟參考報

從“地理極點”到“體驗爆點”——“東極”文旅“出圈”觀察

字體:

  在黑龍江省撫遠市的東極廣場,游客觀看日出(無人機照片)。記者 李擁軍 攝

  當晨曦的第一縷金光刺破蒼穹,撫遠黑瞎子島便成了神州大地上最早被太陽吻過的土地。撫遠這座位於黑龍江與烏蘇裏江交匯處的邊城,像一枚青翠的琥珀,將赫哲漁歌、界江煙波、濕地鶴影與異域風情凝固成一首立體的邊塞詩——2025年黑龍江省旅游發展大會的帷幕在此啟幕,邀請世界聆聽東極之地的千年迴響。

  撫遠,這個曾經在文旅版圖上略顯低調的城市,正在用“東極智慧”書寫極地旅游的新範式。

 “東”文化的時空交響

  “華夏東極”撫遠市位於我國大陸最東端,因每天最早迎來太陽升起也被稱為“日出之城”。當旭日躍出江面,霞光染紅天際,人們在此許下心願,這份獨特的“追光”體驗,讓撫遠成為攝影愛好者和旅行達人的嚮往之地。

  “看日出就像‘開盲盒’一樣,每天的日出都有不同的美。”一位自媒體人一邊直播日出東方的盛景,一邊對直播間的網友們介紹道。

  東極廣場也是看日出的絕佳之地,恍若站在了《山海經》中“日出扶桑”的神話現場。廣場背倚祖國、面向東方,從空中俯瞰,三角形的河口沙洲形狀如同鋒利的軍艦艦艏,劈波斬浪,將烏蘇裏江分為主航道和撫遠水道兩塊。而撫遠,則正是這艘中華巨輪高昂的船頭,每天都在為祖國迎來最新的一輪朝陽。

  為什麼叫“房東”不是“房西”?為什麼是“做東”不是“南西北”?中國古代為何以東為尊?在撫遠市東文化數字體驗館內,多個展區將“東”文化的底蘊娓娓道來。

  “《禮記》中記載:‘主人就東階,客人就西階’,這話説的是主客之間的禮儀關係,客人必須要坐在西邊位置,主人得坐在東邊位置。‘做東’一詞就是由此而來。”講解員王盼介紹。

  在屏幕上寫東字、互動祈福、通過AI交互屏幕換上特色服飾,體驗當地的民俗文化……游客們興致盎然地進行着互動,東文化數字體驗館將東北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讓游客能夠深入了解“東”文化。

  非遺活化的當代注腳

  赫哲族伊瑪堪説唱傳承人胡藝有一個好聽的赫哲族名字“烏克薩莉”,意為神鷹。“90後”的她借助社交媒體傳播赫哲族文化,表演視頻火了——她穿着傳統魚皮衣,用電子音樂混編伊瑪堪古老曲調,元宇宙風格的背景配上空靈的嗓音,讓傳統口弦琴的韻律時尚起來。網友留言:“這才是非遺的正確打開方式!”

  撫遠市烏蘇鎮莫日根廣場的2025年“赫集”上,魚皮畫、樺樹皮畫、麥秸畫、手工編織等本地特色非遺手工藝品及旅發大會周邊文創産品引來游客們的圍觀。

  一旁,非遺傳承人展示非遺技藝。魚皮畫、魚皮衣、魚皮飾品……在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王桂榮的手中,一張張魚皮宛若新生,以全新的形態“活了起來”。

  “我從小生活在江邊,對各種魚類非常了解。”王桂榮對魚皮藝術創作充滿熱情,將愛好轉化為自己的職業。王桂榮説,多年來,她不斷精進魚皮藝術品創作技藝,還將這門手藝教授給更多非遺愛好者。

  “咚!咚!咚!”震天的鼓聲在江畔回蕩。數十名身着傳統魚皮服飾的赫哲族漢子踏着整齊的步伐入場。他們手持繪有精美圖騰的樺皮鼓,鼓點由緩至急,仿佛重現了先祖在驚濤駭浪中搏擊的壯闊場景,將赫哲族與自然共生千年的故事娓娓道來,引來游人陣陣歡呼。

  “今天我們準備了30多斤魚,都被吃完了,赫哲族的特色美食剎生魚、燉鯉子,大家都特別喜歡。”在大會現場的非遺美食展示區,廚師單澤仁忙得熱火朝天,説話間,他又往沸騰的鐵鍋裏下入幾條新鮮的鯉魚。

  在撫遠市新建的三江自然生態館,游客可以近距離觀賞到幾十種淡水魚和三江地區極其珍貴的動植物標本;在改造後的東極藝術館,多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赫哲族非遺傳承人的作品琳瑯滿目;在烏蘇現代農業産業園,先進的農業設施和古老的赫哲族民俗文化相融合,讓游客參與“農、文、旅”相融合的獨特體驗。

  持續擴大的邊民貿易

  乘船順黑龍江而下,兩岸俄羅斯教堂的金頂與中式亭&構成奇妙的視覺和弦。撫遠口岸的跨境游項目,讓游客早上還在撫遠吃包子、油條、油炸糕,下午便可到遠東第一大城市俄羅斯的哈巴羅夫斯克品嘗羅宋湯。

  憑藉日趨完善的跨境基礎設施,這兩個邊境城市的貿易往來日趨緊密,並逐漸向內陸延伸。

  在撫遠市邊民互市貿易區,兩萬多種俄羅斯商品整齊排列,巧克力、糖果、提拉米蘇等受到消費者歡迎。撫遠市邊民互市貿易區工作人員謝京龍介紹,2015年中心啟動至今,共計運輸進境商品3.7萬噸,實現貿易額近6.88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增加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來源國,豐富商品種類,加強引導邊民積極參加互市貿易,開展進口商品落地加工業務,不斷擴大邊民互市貿易規模,促進邊民增收,繁榮邊疆經濟。”謝京龍説。

  撫遠市文旅局局長王植介紹,撫遠已推出多條跨境旅游線路,未來撫遠將加強與對岸的合作,共同開發更多跨境旅游産品。撫遠市和哈巴羅夫斯克還開展了包括中俄家庭文化交流、中俄混合籃球娛樂賽、中俄建交75周年油畫創作交流展等多項活動,讓中俄友誼之花在邊境沃土上絢麗綻放。

  近年來,撫遠憑藉其地理優勢與文旅稟賦,重點培育東極觀光、界江旅游、度假旅游、體育旅游、研學旅游等旅游産品,着力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2024年,撫遠旅游總人數245.7萬人次,同比增長40.7%,旅游綜合收入18.43億元,同比增長40.89%。

  2025年的旅游發展盛會將為撫遠按下加速鍵。東極機場新航線開通,寒地試車基地落成,智慧旅游系統讓游客掃碼即可聆聽邊城的故事。但這座城最動人的魅力,永遠藏在凌晨三點太陽初升時的微光裏——那時黑龍江泛起鎏金色,赫哲老人説,這是祖先將魚叉擲入江中化作的金色航道,指引着所有追尋詩意遠方的人。

  “東極”的價值不在“最遠”,而在“不同”。當第七屆旅發大會的煙花在撫遠市上空綻放,照亮的不僅是烏蘇裏江的波濤,更是一個最北省份文旅“破圈”的決心:地理上的極點,恰恰是創新的起點。(記者 張玥 戴錦鎔)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