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樹下,手機變身新農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23 10:30:35
來源:新華網

荔枝樹下,手機變身新農具

字體:

  新華社廣州5月23日電 題:荔枝樹下,手機變身新農具

  王浩明、李俊豪

  小滿時節,夏風吹拂,萬物漸盈,綴滿枝頭的佳果,讓嶺南大地自西向東漸漸從青綠變成玫紅。

  荔枝,被譽為“果中之王”,而全國每兩顆荔枝,就有一顆來自廣東。其中,廣東茂名的荔枝種植面積佔到全省五分之二,有“中國荔鄉”的美稱。

  荔枝樹下,一場變革正悄悄拉開帷幕——手機變農具、直播變農活、流量變農資。在廣東茂名,依託人工智能、互聯網和低空技術,荔枝的生産、物流、銷售方式正在重塑。

  以前務農看誰家“鋤頭硬”,如今比拼誰家“觸網快”。

  從青綠轉紅的關鍵時期,如何把控荔枝質量關?廣東茂名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種植戶張鳳仙對着手機AI軟體發起提問後,屏幕上彈出的是荔枝成熟期管護指南。這份從天氣預警、病蟲害防治到銷售服務等多維度的定制方案,讓這位種了30年荔枝的老果農驚嘆不已。

  茂名市農業農村部門聯合茂名移動在荔枝大數據&&引入大模型,打造“荔枝AI助手”。茂名市農業農村部門工作人員介紹,AI模型接入荔枝病害防治知識庫、茂名地區生産氣象、病害防治等數據,並且能夠根據過往數據提供精準建議,有效降低種植風險,生産效率提升30%。截至目前&&接入數據超500萬條,平均診斷時間從數小時縮短至5秒以內,準確率提升至95%以上。

  果農通過荔枝大數據&&對荔枝生長情況進行研判。(受訪者供圖)

  過去,“爬山過嶺採荔枝、肩挑手扛運荔枝”是常態。如今,只需手機一點,荔枝運輸難、損耗大、成本高的問題大大緩解。

  在茂名高州市平山鎮仁耀垌村荔枝園內,滿載荔枝的農用無人機從山頭果園騰空而起,在北斗衛星和5G網絡的支持下以厘米級精度飛行至1公里外的冷鏈中心,確保果品以最佳狀態發往全國市場。這樣的運輸無人機每次可運輸170斤荔枝,運行一公里僅需5分鐘。

  在茂名電白區旦場鎮松山村委會勒竹仔村,一對主播對着手機鏡頭熱情吆喝:“親朋好友們,一起來品嘗下這顆皮薄肉厚的荔枝?咬下去,清甜多汁,還有種淡淡的香味,這份甜蜜承包你的嶺南記憶!”

  電商達人在鏡頭前推介廣東荔枝。(受訪者供圖)

  以前要挑着裝滿荔枝的果筐,跨越山頭到城鎮裏叫賣,現在通過巴掌大的手機便可直播帶貨,借助電商和物流將荔枝銷往全國各地。

  對着手機直播,正在成為田間地頭的“新農活”。

  茂名茂南區羊角鎮祿段電商基地約2800平方米,荔枝直播在線人數多,銷量火。祿段村黨支部書記何亞柱説,電商助力荔枝銷售開拓新局面。村裏超50%的荔枝通過電商“出村進城”,最忙時,物流車兩小時輪換一批,一天24小時無間斷。

  從田頭到“雲端”,消費場景不斷擴容。茂名連續兩年舉辦“網上年貨節”、廣東(茂名)荔枝電商消費節,各區(縣級市)、各電商&&開展“十萬電商賣荔枝”全民電商營銷大擂&等超30場線上線下主題活動。廣東荔枝的産業鏈正從精深加工向多樣化品牌營銷、特色主題旅游産品、IP短劇等方向延伸。

  近日,在廣東茂名,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群眾賽事活動定向接力賽決賽誕生了首枚金牌,而這是一枚“荔枝味”的金牌。

  廣東茂名,荔枝挂滿枝頭。(受訪者供圖)

  全國各地的選手在荔枝林中穿梭,面對直播鏡頭和採訪話筒,自發帶貨,讓茂名荔枝再次出圈。

  “跑進漫山遍野的荔枝林,一些荔枝逐漸變紅,很想摘一顆嘗嘗。”山東定向接力隊隊員黃笑涵説。

  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成為新的生産要素。2025年茂名荔枝嘉年華通過文化展演、産業簽約、消費惠民等多項活動,化流量為消費增量。

  荔枝,穿越千年的嶺南至味,正在釋放出新的甜蜜。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劉棕會&&,廣東正加強市場營銷體系建設,開展“種草”“定制+”等營銷新模式,支持荔枝産區與互聯網&&合作,發動網紅電商力量助力荔枝銷售。創新打造多元化消費場景,做好“文化賦能”文章,因地制宜打造荔枝採摘、初加工等農事體驗項目,以産業增值帶動農民增收。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