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堅守 5位民政系統代表共話民生福祉-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20 23:59:13
來源:新華網

為愛堅守 5位民政系統代表共話民生福祉

字體:

  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 題:為愛堅守 5位民政系統代表共話民生福祉

  新華社記者朱高祥

  “我相信,用心守護的每一道皺紋都是在溫暖未來的自己”“為困難群眾撐起一片希望的藍天”……

  20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黃會青等5位民政系統代表圍繞“踐行民政使命 增進民生福祉”與中外記者展開交流。這是一場飽含深情的見面會,記者聽到最多的詞是愛與堅守。

  中外記者見面會現場圖。新華社記者 潘旭 攝

  地中海貧血、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北京市兒童福利院醫務科科長黃會青的工作,就是幫助福利院的孩子們同各種罕見病作抗爭。1993年,她從衛校畢業後來到北京市兒童福利院工作,這一幹就是32年。

  “雖非親骨肉,依然父母心。”黃會青時常將這句話挂在嘴邊。“要照顧好這些孩子,不僅要有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更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她深情地説,對待這份職業要有沉甸甸的使命感。

  多年來,黃會青不斷利用業餘時間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於2013年取得兒科副主任醫師資格,並多次參與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執裁等工作。從孩子們口中的“姐姐”到“媽媽”,再到“奶奶”,為了讓患有罕見病的孩子得到及時治療,她帶領醫護團隊一路攻堅克難,先後認識並診斷了20余種罕見病,幫助多名患病兒童健康成長、融入社會。

  社會救助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陜西省延安市甘泉縣社會救助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曉霞長期堅守在這份充滿挑戰與溫情的工作崗位上。

  23年來,她堅持以“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為目標,帶領團隊走村串戶訪民情,將社會救助政策精準快速傳遞到家家戶戶。

  “落實低保等社會救助政策,確保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及時納入救助範圍並開展救助幫扶,這是我的職責使命。”李曉霞堅定地説。

  構建縣鄉村三級社會救助服務窗口,組建71支快速響應隊,讓救助服務從“被動受理”轉向“主動送達”;全面推廣“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模式,融合全縣10余個部門單位40多個救助項目……如今的甘泉縣,兜底保障安全網正越織越密。

  救助流浪乞討人員,是一項托底線、救急難、保民生的基礎性工作。以慈愛之心庇護之、關懷之,山東省菏澤市救助管理站站長吳波十餘年如一日投身其中。

  2008年,吳波從民政局主動申請調至救助站工作,面對家人和朋友的不解,他經常笑着説:“急人所需,解人所難;救助他人,快樂自己。”

  流浪乞討者救助工作並非易事,吳波常年奔走在小街巷尾、廢棄建築物之間,無論寒冬酷暑,有流浪乞討者出現的地方,總有他的身影。17年裏,吳波幾乎沒有休過一次年假。

  “要盡一切努力維護這些困難、脆弱群體的合法權益。”在他的帶領下,菏澤市救助管理站創新推行全市流浪乞討人員信息市級統籌管理,構建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救助網絡;探索“社會組織+志願者+社工+救助站”聯合巡查模式,打通救助服務“最後一公里”。

  “從青絲到白髮的相濡以沫,我們見證了無數愛情故事。”在“520”這個特殊日子裏,來自上海的閔行區婚姻(收養)登記中心主任聶晶向記者講述着她的“甜蜜事業”。

  “婚姻登記不是簡單領證,我們在不斷努力提升服務水平。”近年來,閔行區婚姻(收養)登記中心先後高質量完成2022年婚姻登記“全市通辦”第一批試點、2023年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2024年涉外婚姻登記試點工作;成立“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幸福充電站,為在滬青年提供相親交友服務……

  “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實現‘全國通辦’後,我們會遇到來自五湖四海的服務對象,各地風俗習慣差異很大。我們將加強對婚姻家庭輔導師的培訓,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婚姻家庭輔導。”聶晶説道。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社會福利院護理組長邱麗蕓看來,養老護理工作不僅是一份職業,更彰顯着對生命的尊重和愛的傳遞。

  柳州市社會福利院的老年人多為失能、失智老人,患病率在95%左右。面對日復一日重復的洗衣、擦身、喂水、喂飯等工作,這個“90後”姑娘從未退卻。

  12年裏,邱麗蕓服務了院內500多位老年人,陪伴20多位老人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同時,她牽頭創建了工作室,帶着一支隊員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積極開展“銀齡守護行動”,將護理服務延伸到社區、農村,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約6200人次。

  “越來越體會到國家對養老護理人才的重視,如今我們的發展途徑更廣,職業榮譽感和歸屬感更強了。”邱麗蕓説,在越來越多年輕養老護理員的努力下,一定會讓社會進一步認識這個職業。“我相信,用心守護的每一道皺紋都是在溫暖未來的自己。”

  民政工作關係民生,連着民心。

  見面會完畢,和無數奮鬥在民政戰線上的工作者一樣,黃會青、李曉霞、吳波、聶晶、邱麗蕓又將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準備開啟平凡又不凡的新一天。

【糾錯】 【責任編輯:徐海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