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守護,黃土高原上的文化“寶藏”-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28 16:54:20
來源:新華社

一起守護,黃土高原上的文化“寶藏”

字體:

行走在山西大地上

無論在城鎮裏

還是在太行山、呂梁山群山之間

總會遇到一些外貌古舊的樓、塔、寺、院……

東倚太行,西臨黃河

山西被譽為“古建築愛好者的天堂”

一個個文化“寶藏”猶如璀璨珍珠點綴着表裏山河

山西擁有5萬餘處不可移動文物

其中古建築約有2.8萬處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31處

國保單位數量居全國第一

在這個被越來越多人發現和了解的寶藏之地

是誰?

在默默守護着這些文化“寶藏”

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絕壁之上

山桃花掩映着歷經千年風霜的金燈寺

66歲的守寺人馮開平

寺內巡查、檢查監控

記錄監測文物情況

翠雲山間的法興寺裏

文保員張宇飛

堅守30多個春秋

看護寺廟、客串講解

還開設了“守寺者”微信公眾號

介紹寺內的宋代彩塑、唐石舍利塔與唐燃燈塔

武周山南麓

石窟造像頂天立地

一支文物醫生團隊對石窟“望聞問切”

進行病害調查、微環境監測和日常保養

讓飽經風霜的石窟煥發光彩

石窟本體保護的同時

文物醫生逐步對石窟進行數字化信息採集

隨着“數字檔案”不斷完善

文保人員可及時把握文物若干年後的形態變化

這些“寶藏”何以“青春永駐”

是他們

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歷史文化遺産

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

為加強基層文物保護隊伍建設

2022年,山西省文物局等5部門聯合印發了

《文物全科人才免費定向培養實施辦法》

同年文物全科人才培養計劃正式實施

5年培養600名文物全科人才

他們畢業後

將為山西的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提供強有力支撐

薪火相傳,代代守護

佛光寺、懸空寺、金燈寺

法興寺、應縣木塔、雲岡石窟……

這些“寶藏”不因時光流逝而凋零

伴隨眾多人的努力

它們正煥發時代賦予的光彩

 

記者:詹彥 楊晨光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