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讓“希望的田野”充滿活力-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4/20 14:31:36
來源:新華網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讓“希望的田野”充滿活力

字體:

  春為歲首,農為行先。

  供銷合作社,有着悠久的歷史、光榮的傳統,是推動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繼續辦好供銷合作社,發揮其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充分用好這支力量”“奮力譜寫供銷合作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供銷合作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沿着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各地供銷合作社牢記為農服務宗旨,扎根農業農村,深化綜合改革,為“希望的田野”注入源源活力。

  “握指成拳” 夯實農業生産根基

  “前些年,找農機犁田,得四處打聽;現在嘛,手機下單,農機駛來,再無焦慮!”春耕時節,重慶市銅梁區福果鎮高山村種糧大戶王偉滿面春風。

  他點開手機,“村村旺 農服通”小程序上,銅梁全區8個農機專業合作社的500多&農機悉數在列,使用情況、位置、服務價格等信息,一目了然。不到兩小時,王偉選定的兩台“物美價廉”旋耕機就到達指定地塊,開始了犁田作業。

  地處我國西部的重慶,山地丘陵佔比九成多,耕地細碎,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一度滯後。一個突出問題是,供需信息不對稱。

  重慶市銅梁區龍瓖供銷合作社集團有限公司提供的“網約農機”在安居鎮龍興村進行田間作業。(受訪者供圖)

  如何破解?“落實總書記‘打造服務農民生産生活和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綜合&&’重要指示,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是重點。”重慶市供銷合作總社辦公室副主任林先智説。

  2020年牽頭組建重慶智慧農業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補貼……2024年8月,重慶市供銷合作總社整合全市160多家農資經銷商、300多家農機專業合作社,提供“網約”農資、農機、農技服務。“村村旺 農服通”小程序上線8個月,累計推動實現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超過10萬畝。

  “不僅活兒幹得好,比起自己買農機、自己找服務,一畝地大概還能省100元哩。”牽頭經營700多畝耕地的王偉笑着説。

  近千公里外,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新橋河鎮,村民郭永庚彎腰撥開翠綠的秧苗:“以前育秧,看天吃飯;現在託管給供銷社,心裏踏實得很。”

  在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新橋河鎮廖河村,新橋河鎮供銷合作社進行代機械拋插。(徐嵩 攝)

  “賭天氣”曾是不少像郭永庚這樣農戶的春耕必修課。為解決小農戶“單打獨鬥”難題,2020年,新橋河鎮供銷合作社整合15家農業合作社,開展水稻購種育秧等全鏈條社會化服務,成了田間“大管家”。

  2021年春,郭永庚把家裏2畝土地託管給鎮供銷社。“當時就試試看。沒想到,託管後,早稻畝産提高了20公斤。”郭永庚不由得笑了,“今年把託管面積擴大到4畝,只在家等着收大米。”

  當前,這樣的服務模式正在三湘大地鋪開。自2023年3月湖南省供銷合作總社牽頭建設“農業社會化服務大聯盟”以來,全省2000余個基層社逐步聯合,構建起覆蓋農業全周期的服務鏈條。2024年,全省供銷系統承擔農業社會化服務試點任務面積167萬畝以上,實現每畝糧食增産56斤,助力農民每畝增收90余元。

  【新聞深一度】河北打造“為農服務中心+農業經營主體”模式,促進適度規模經營;山西發起“農資集採集配聯盟”,初步構建省市縣一體化的農資服務網……各地供銷社整合各方力量,專業化、規模化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增活力添動能。

  “織線成網” 暢通農村産銷渠道

  凌晨5點,在山東省鄒平市碼頭鎮田家屯村,無公害韭菜種植基地裏一派忙碌景象,種植戶田春強將韭菜收割、打包、裝箱,鄒平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冷鏈車隊隨即發車。早上7點前,帶着晨露的韭菜已擺上鄒平供銷超市貨架。

  “韭菜種得好,也要賣得好。”田春強説,七八年前,種植戶們常望著滯銷的韭菜發愁,“韭菜等不得人,葉子一老就成草。也不可能每家都騎着三輪車,跑倆仨小時去城裏自己賣”。

  這是鄒平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下屬企業採購車在碼頭鎮收購合作農戶當日新鮮韭菜。(馬坤 攝)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農村改革座談會上指出,把供銷合作社打造成為同農民利益聯結更緊密、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運作更有效的合作經營組織體系。

  在鄉鎮設立産銷對接站,面向市場端積極&&商超,組織冷鏈車隊保障新鮮直達……“商品流通是供銷社的老本行,也是優勢所在。落實總書記重要要求,我們從2017年起逐步構建暢通高效的冷鏈物流網絡。”鄒平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張傳堯説。

  “這幾年,供銷社幫我們賣韭菜,收菜價比市場高2%,我們種着可有勁了!還打算幫我們提升附加值,從賣韭菜到賣韭菜産品。”田春強説。

  “家人們看過來,武隆苕皮採用傳統工藝製作,Q彈不粘牙!”

  武陵山深處,重慶市武隆區羊角街道一處電商直播基地裏,武隆區電商運營服務公司主播正對着鏡頭展示本地土特産。屏幕上,來自全國各地的下單提示不斷彈出。

  “以前‘養在深閨人不識’,現在‘走出大山進萬家’。”武隆區電商運營服務公司董事長楊廷明説,2015年,區供銷社牽頭成立電商運營服務公司,最初在線上設特産館、在線下設直營點;近幾年,抓住直播電商機遇,發展直播帶貨。

  “借助供銷合作社點多面廣的優勢,我們在武隆全區布局1個區級雲倉、5個區域物流服務中心、187個村級物流服務網點,物流渠道不斷織密,讓産品實現‘村村通’‘日日銷’。”楊廷明説,武隆直播帶貨土特産年銷售額從2020年的2000余萬元增至2024年的8000余萬元。

  【新聞深一度】廣東加快推進公共型農産品冷鏈物流骨幹網建設運營,江西推廣“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體系……統籌貫通生産端與消費端的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各地供銷社正助力“土特産”鏈結“大市場”。

“功能疊加” 提升農民生活品質

  “印象裏,供銷社管賣化肥收糧食;現在還能取錢了!”

  早上8點多,湖南省長沙縣青山鋪鎮,天華村村民周碧純推開鎮供銷社的玻璃門,負責人彭儼姿聞聲迎上,不到5分鐘,便引導老人在智能終端機上完成身份核驗,拿到現金。

  “前些年,去最近的銀行取錢,倒兩趟公交車,來回折騰大半個上午;今天,我從家走到供銷社不到10分鐘!”76歲的周碧純感嘆。

  2022年以來,通過上級供銷社和銀行部門對接,青山鋪鎮供銷合作社試點開通小額取款業務。彭儼姿説,供銷社還提供貸款諮詢等金融服務,“群眾有需求,我們一個電話,銀行工作人員就會過來為群眾辦理業務”;2024年底,又新增水費電費代繳業務。

  這是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供銷合作聯社工作人員在入戶宣傳“供銷惠農貸”政策。(駱銀濤 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供銷合作社要‘牢記為農服務根本宗旨’。基層供銷社處在服務農民生産生活一線,我們主動與快遞、通信、銀行、保險等行業對接,以服務功能疊加推動基層社服務能力提升。”湖南省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周曉理説。

  在山東青島,由供銷社編織的“銀發守護網”正悄然覆蓋城鄉社區。

  上午9點多,青島西海岸供銷集團青鳥頤養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護理員紀清已挎着護理包走進韓奶奶家。“韓奶奶98歲了,前陣子腿部骨折打了石膏,需要專業護理,家屬工作忙抽不開身,就通過服務熱線&&之後,把老人託付給我們。”她邊説邊檢查老人的康復情況。

  “原先享受助餐服務時,供銷社就專業又貼心;現在把老人交給他們照顧很踏實。”韓奶奶家屬説。

  山東青島西海岸供銷集團青鳥頤養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點內,工作人員在服務老人。(王小凡 攝)

  以老年人為主要服務對象,自2018年起,青島西海岸供銷集團在標準化助餐服務體系基礎上,創新推出“村委供場地+流動配餐車”模式,解決偏遠自然村老人就餐難題。

  “以助餐服務為起點,集團逐漸拓展‘機構+社區+居家’‘醫療+康復+養老’雙三位一體醫養結合模式。”青鳥頤養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劉永傑説,“目前服務當地700余個村莊、14萬餘名老人,養老服務網絡不斷織密。”

  【新聞深一度】江蘇打造“便民+”消費場景,上海加快構建市、區兩級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從曾經的“背簍商店”到如今的“為農服務綜合&&”,各地供銷合作社拓展服務功能,正不斷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領銜記者:陳俊

  執筆記者:周楠、余春生

  參與記者:葉婧、李松

  海報製作:欒若卉

  策劃:張曉松

  統籌:賈真、魏婧宇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