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鏡即將迎來爆發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3/13 13:04:42
來源:新華網

AI眼鏡即將迎來爆發期​

字體:

​新華網北京3月13日電(趙海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3月12日於浙江大學計算機創新技術研究院舉辦了“AI眼鏡産業推進專題研討會”。眾多業內專家、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AI眼鏡産業的發展趨勢、核心技術突破以及標準認證體系建設等關鍵問題。這一研討會的舉辦,也將AI眼鏡這一新興領域推向了大眾視野。​

近年來,AI眼鏡發展勢頭迅猛,諸多跡象表明,其即將步入爆發期。2023年9月,Meta發布新一代Ray-BanMeta智能眼鏡,發售初期便憑藉時尚外觀及與Instagram等視頻&&的聯動引發廣泛關注。在2024年第四季度,該款眼鏡單季度銷量達68萬副。其熱銷拉開AI眼鏡行業上升的序幕,讓整個科技行業看到了AI眼鏡市場的巨大潛力。​

進入2024年12月,大鵬、雷鳥、Rokid、杭州李未可科技等多家品牌紛紛召開AI眼鏡發布會,推出新品。不僅如此,後續小米、三星、Meta和蘋果等消費電子行業頭部廠商也有相關産品在籌備中。産品的持續創新,正驅動AI眼鏡快速走向成熟。根據WellsennXR數據,全球2024年AI眼鏡銷量為152萬副,預計2025年將增長至350萬副,同比增長130%,行業創新的快速迭代與終端銷量的快速增長,使2025年極有可能成為AI眼鏡爆發元年。​

AI眼鏡的崛起,離不開硬體與模型能力兩方面的支撐。硬體方面,消費電子創新成為重要驅動力。相較於傳統眼鏡,AI眼鏡增加了攝像頭、麥克風、存儲、SoC等電子零部件,實現了語音交互、拍照等功能,接入大模型後新增的AI功能,更是讓用戶能通過語音操控各項功能,極大提升了用戶體驗。在模型能力方面,自2023年以來,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如ChatGPT、GitHubCoPilot和StableDiffusion等不斷涌現,為眾多工作帶來全新體驗。2025年1月,DeepSeek-R1發布並同步開源,其在數學、代碼、自然語言推理等任務上的性能令人稱道。AI模型的效果直接決定AI眼鏡的用戶體驗,Deepseek-R1蒸餾後良好的效果且開源為端側部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有望解決AI眼鏡內容端行業痛點。​

從産業鏈來看,AI眼鏡存在多項升級,多個環節將從中受益。對比傳統眼鏡成本結構,SoC、攝像頭、電池等環節為AI眼鏡主要增量部分,以Ray-BanMeta智能眼鏡為例,其成本佔比分別為33.54%、5.49%和3.96%。SoC作為AI眼鏡核心大腦,重要性不言而喻;拍照和錄像作為AI眼鏡主要功能之一,當前AI眼鏡攝像頭主要集中在單攝1200萬~1600萬像素,圖像質量決定AI功能準確度,未來攝像頭有望進一步升級。AI眼鏡電池續航一直是瓶頸問題,固態電池和硅碳負極電池可顯著提升電池能量密度,技術成熟後將提升AI眼鏡續航時間。此外,眼鏡重量和體積是消費者關注的重要因素,AI眼鏡輕量化和小型化趨勢已成為行業共識。SiP可集成不同元器件,從而降低眼鏡的重量和體積,成為後續AI眼鏡採用方案。雖然目前AI眼鏡以不帶顯示方案為主,但圖像顯示可大大提升信息獲取效率,AI+AR仍為智能眼鏡核心發展方向。​

在市場層面,國內市場上的AI眼鏡售價為999元至4000元不等,據行業人士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上已有近50款智能眼鏡。除了科技公司,LOHO、雷朋、博士眼鏡等眾多傳統眼鏡廠商也以渠道合作方的身份切入了AI眼鏡賽道。為提高市場銷量,增加用戶對品牌的認知度,價格戰也隨之打響,AI眼鏡價格下探趨勢明顯。業內普遍認為,隨着更多消費電子巨頭和大模型巨頭下場布局,巨頭公司和知名産品將逐步出現,行業正處在快速變化的初期階段。​

不過,AI眼鏡行業目前也面臨一些挑戰。續航短、重量大、長時間佩戴引發不適等問題普遍存在於當前的AI眼鏡産品中。部分産品還存在佩戴舒適度差、功能穩定性不足、交互體驗不流暢等問題,影響了用戶口碑和市場推廣。而且市場上部分AI眼鏡産品在功能和設計上缺乏差異化,難以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同時,多數消費者認為AI眼鏡並非生活必需品,購買意願不強。但隨着大模型端側能力的不斷加強,相關的行業痛點正逐步得到改善和解決。​

研究機構WellsennXR預測,到2035年,AI眼鏡年銷量有望達14億副。AI眼鏡産業正站在爆發的前夜,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産品的持續創新以及市場的逐步成熟,這一新興産業必將迎來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

【糾錯】 【責任編輯:宮碧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