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邇日記丨歸園田居的幸福——對話中國鄉村音樂人岜農_2025全國兩會大型融媒體專題_新華網

迪邇日記丨歸園田居的幸福——對話中國鄉村音樂人岜農

2025-03-11 20:13:30
來源:新華社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的一座小村莊裏,瓦依那樂隊主唱岜農正親自翻修自己的房子。這位被《紐約時報》稱為“兼職農民、兼職搖滾明星”的年輕人,用“自食其力”的泥土氣息與“連接生命”的詩意哲思,展現出新時代中國農民的生命活力。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成為熱議話題,而岜農的故事恰與政府工作報告中“培育新農人”的部署形成共振。他蓋屋頂時利用“空氣動力”,在旱廁裏搞“乾濕分離”,在稻田裏試驗“無為而治”,捧起一把收藏已久的老種子“如數家珍”…… 這些曾被鄉親笑為“傻子”的嘗試,如今成了兩會代表口中“農業新質生産力”的鮮活注腳。

  岜農的“甜頭”很具體——自家釀的果酒比城裏的奶茶香,改良的簫能吹出山風的韻律,就連巡演時送觀眾的有機大米,都是南丹陽光曬過的禮物。這種“離土不離鄉”的活法,恰恰印證了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縣域經濟”潛力:當農村不再是無奈的退路,而成為創業的熱土,鄉村振興才算真正紮下了根。

  在岜農的農場,蛇鼠蟲草各有活法。他説“自然是一體的”,這話放到鄉村振興裏同樣適用。廣西苗寨用老木樓改建民宿,福建茶農直播帶火“岩骨花香”……今日中國鄉村,正像岜農守護的老種子:既要留住糯米的老滋味,也要有嫁接新品種的活力。越來越多的“岜農”在中國鄉村找到了“生命的出口”。

  “坐在這裡思考活着的體驗,就是幸福。”岜農的返鄉選擇,折射出新農村對青年的吸引力。沒有宏大敘事,卻讓人真切觸摸到了中國鄉村振興的溫度——那雙手既能握緊鋤頭,也能撥動琴弦;那片土地既能長出糧食,也能滋養夢想。

  -END-

  記者:王迪邇 汪宗楠 黃浩銘 覃廣華 梁舜 耿子淯

  顧問:王志中

  專業指導:呂帆 王甜

  迪邇工作室製作

  新華社國際部

  新華社廣西分社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聯合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