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題:活力迸發 未來可期——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冰雪經濟大發展
新華社記者王鏡宇、何磊靜、王君寶
備受矚目的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在北國冰城哈爾濱成功舉行,冰雪經濟的熱潮在神州大地上涌動。從北國雪鄉到南方冰場,“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美好願景已經成為現實,中國冰雪經濟在後冬奧時代持續迸發出巨大活力。全國兩會期間,圍繞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積極發展冰雪運動和冰雪經濟的內容,代表委員們從政策引領、産業升級、群眾參與等方面深入探討,為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共同描繪令人憧憬的未來藍圖。
1月23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內游覽(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鞏固和擴大“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成果
《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於2024年11月重磅發布,2025年中國冰雪産業規模預計將突破萬億元。代表委員們認為,要保持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勢頭,需進一步提高校園普及和全民參與,鞏固和擴大“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成果。
全國人大代表、冬奧冠軍任子威説:“從北京冬奧會到哈爾濱亞冬會,冰雪熱情持續燃燒,冰雪經濟加速發展。越來越多青少年愛上冰雪運動,開始走進冰場、雪場,學習技能、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在運動中錘煉挑戰自我、克服困難等意志品質,感受冰雪運動的獨特魅力。”任子威認為,要深化體教融合,推動冰雪課程走進中小學課堂,並建議通過“南北冰雪同步課程”實現跨區域資源共享。
2024年12月25日,學生在新疆白雲國際滑雪場上滑雪課。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高山滑雪隊女子執行教練李雲峰呼籲完善冰雪人才培養體系,鼓勵高校開設冰雪運動專業,讓青少年“競技與文化並重”,為後備人才庫注入活水。李雲峰注意到賽事體系這個冰雪運動和産業發展中的短板,建議以賽事為抓手帶動冰雪産業協同發展。
“賽事是運動員成長的‘試金石’。我國冰雪賽事體系尚不完善,處於不同水平階段的運動員缺乏對應賽事&&。”李雲峰説,我們要豐富賽事類型、構建從基層到高端的完整賽事鏈條,為初學者、青少年提供積累經驗的普及型賽事,為高手打造切磋技藝的高級別賽事。這樣既能助力運動員穩步成長,又能以賽事為媒吸引各界目光,帶動冰雪旅游等産業協同發展,激發大眾參與熱情,夯實冰雪運動群眾根基。
冰雪運動新版圖帶來冰雪經濟發展新機遇
來自國家體育總局的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冰雪運動場地數量持續增加,截至2023年底已達到2847個,同比增長16.11%,其中很多是在“雪跡罕見”的南方地區。
全國人大代表、無錫靈山文旅集團戰略規劃委員會主席吳國平認為,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以及室內冰雪運動的發展,不僅重構了中國冰雪運動和冰雪産業的版圖,更催生了南北聯動、四季運營的産業新生態。南方城市可通過“室內場景創新、南北資源互補和科技綠色賦能”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2024年7月28日,孩子們在江蘇南京一處室內滑冰場滑冰。新華社發(蘇陽攝)
吳國平説:“冰雪運動的發展帶動了相關産業鏈的延伸,如冰雪裝備製造、冰雪旅游、冰雪服務等,為南方城市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江蘇等省份較為完善的産業鏈和強大的生産能力,可以推動運動的流行與産業熱度相互促進。”
吳國平認為,南方城市普遍建設的室內冰雪樂園能突破環境和地理的局限性,讓南方客群在家門口、全時全季體驗冰雪娛樂。南方城市發展室內冰雪運動,不僅推動了文體旅融合發展,還能進一步促進文化交流、科技創新和城市形象的提升,打破了冰雪運動的時間和空間限制。
1月12日,在成都一處室內滑雪場,滑雪愛好者在雪道上排隊等待滑雪。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全國政協委員、瀋陽體育學院院長劉徵認為,傳統冰雪運動大省也要轉變觀念,從系統和生態等角度去構建冰雪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群眾基礎、文化基礎、産業基礎、消費基礎,形成綜合性冰雪經濟發展新格局。
他説:“一是可以充分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冰雪文化價值內涵,豐富産品供給。二是要做優做強冰雪裝備産品龍頭企業,支持創建冰雪裝備製造研發基地,提高冰雪企業關鍵技術和産品的自主創新能力。三是加大對冰雪旅游的宣傳力度和對旅游線路的開發力度,激發民眾‘跟着賽事去旅行’的熱情。”
活力迸發 未來可期
《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7年,冰雪經濟總規模要達到1.2萬億元;到2030年,冰雪經濟總規模要達到1.5萬億元。與會相關代表委員紛紛&&,中國冰雪産業前景廣闊、未來可期。
吳國平建議,可加強南北互動,構建冰雪經濟共同體。一方面可以推動技術共享,實現“北技南用”。北方冰雪資源城市可輸出專業賽事運營、雪場管理經驗,南方則提供室內場館建設、裝備建設等技術。另一方面可以互通客源,形成“北雪南銷”。北方主打冬季戶外滑雪旅游,南方聚焦四季室內體驗。如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等園區與無錫、浙江、廣州等室內場館聯動,推出跨區域冰雪旅游的套餐,形成季節性互補。
1月23日,游客在神農架中和國際滑雪場滑雪(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杜子璇 攝
“冰雪經濟是一座富礦。”吳國平説,冰雪産業能否開發成功,關鍵在於是否有足夠吸引力、能否打造無法被輕易替代的獨特優勢。在全民健身背景下,發展冰雪經濟就像一場馬拉松,既需要久久為功,也需要努力讓更多人參與。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佳木斯市委會主委趙坤宇&&,要注意冰雪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她説:“發展好冰雪經濟,一方面要始終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做好,另一方面也要為它插上人工智能等新質生産力的翅膀,不斷提升冰天雪地的生態‘含綠量’。”
1月24日,游客在阿勒泰市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滑雪(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登山協會副主席王勇峰認為,冰雪運動和戶外産業的結合,有很大的文章可做。他説:“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着重提到了冰雪經濟在提振消費中的作用。從國外的例子來講,尼泊爾的山地戶外産業收入在旅游收入中的佔比非常高,非洲的乞力馬扎羅這一座山帶動了整個地區的經濟,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區可以進行登山、攀岩、攀冰、滑雪登山等多種運動。其實,我們國家也有很多優秀的雪山資源。在做好安全救援、劃好環保底線的前提下,依託雪山可以開發的運動類型、産業形態還有很多,做好這篇文章需要多部門形成合力。”
據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錦州市市長王心宇介紹,錦州市近年來積極舉辦速度滑冰、雪地足球、冰球、冰車、攀冰等冰雪活動賽事,不斷擴大錦州冰雪運動品牌影響力,拉動冰雪旅游經濟發展。2025年錦州春節文旅市場喜迎“開門紅”。據相關&&數據顯示,春節假期錦州市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長32.3%,旅游綜合收入同比增長35.6%。
王心宇説:“冰雪經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錦州市將不斷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形成體育引流搭&、文旅項目唱戲、文體旅商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努力向國際化標準看齊,有效促進冰雪運動和冰雪經濟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