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2月26日電(記者鄭可意、朱涵)借助Chinagoods AI工具及國産大模型DeepSeek,“12345”的報數轉換成了不同語言的帶貨語音——這個創意運用AI技術的視頻,讓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經營戶傅江燕最近“火”了。
傅江燕向記者介紹了玩轉跨國生意的“秘訣”:借助小程序,對着鏡頭隨意説幾句話,錄下有口型的視頻,再讓AI根據商戶需求生成腳本,就能製作出用36國語言介紹自家産品的帶貨視頻,還能根據不同地區客戶的偏好匹配相應背景音樂。
傅江燕在義烏做了20年襪品生意。除了內銷,她的客戶還來自中東、南美、南非等地。如今借助高效工具“精通”多國語言,外貿渠道一下子打開得更廣了。“海外社交媒體上流量最高的一條視頻有5.4萬瀏覽量!”她高興地説。
幫助傅江燕成為“外語高手”的是Chinagoods AI智創服務&&。該&&採用AI技術,創新製作多種AI産品,幫助商家打造線上營銷工具、搭建海外站群、對接海外貿易。
春節期間,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大數據公司將DeepSeek接入Chinagoods AI智創服務&&,並通過本地化部署,結合義烏市場40餘年的貿易數據沉澱和豐富多元的貿易場景,為經營戶搭建個性化的專屬知識庫。
“這樣可以為經營戶解決服務器繁忙的困擾,也能更好保障企業數據安全。”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大數據公司技術總監樓勤峰説,DeepSeek接入後,&&上的各項AI應用在文案輸出、視頻生成、圖片設計、多語種響應等各項功能上都得到了明顯提升。
這幾天,Chinagoods工作人員孫凌燕帶着她的“AI社媒營銷訓練營”方案走進了義烏國際商貿城。
經過理論與實操培訓,許多經營戶在使用接入DeepSeek的&&服務後,不僅掌握了新技能,還收穫了訂單。
“就算毫無設計、拍攝的基礎,也能快速産出創意內容,業務推進快多了。”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區的玩具經營戶孫麗娟説。她的AI生成視頻上傳海外網絡&&後,不但收穫了超過10萬的播放量,還接到了波蘭客戶定制20000件玩具娃娃的訂單。
數字人老闆、AI業務員、AI“生意助手”……如今在義烏,AI已在市場貿易中得到廣泛應用。
義烏商城集團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市場有近3萬商戶在常態化使用各種AI工具做生意,僅義烏自主研發的相關AI應用累計使用量就超過了10億次。
“市場變化太快了,哪個大模型強,我們就用哪個。義烏作為‘世界超市’,肯定是要緊跟前沿技術,擁抱人工智能,將它與商貿屬性結合在一起,為經營戶做生意提供更多便利、提升效能。”樓勤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