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獲丘成桐中學科學獎最高獎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這樣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2/25 16:31:02
來源:新華網

斬獲丘成桐中學科學獎最高獎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這樣做好科學教育加法

字體: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記者溫競華)近期,2024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總決賽在北京落幕,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的5名學生斬獲跨學科最高獎項科學金獎和生物金獎、化學金獎等6項總決賽大獎。這是該校學生多次獲得的國內外科技大獎之一,成為該校探索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一個縮影。

  16名學生入選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4人獲獎;連年獲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各類全國競賽獎項;受邀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女童和婦女教育獎頒獎儀式、國際基礎科學大會等國際活動……記者日前來到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探尋這所學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教育密碼”。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2024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獲得者合影。(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供圖)

  展示着各種地形地貌的地質櫥窗、教學樓外醒目的熱交換管道、隨處可見的科技景觀……走在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園中,科學的氛圍十分濃厚。據介紹,學校充分挖掘拓展科學創新實踐的空間,在3個校區中建設19個高端實驗室、6條科學走廊和7處融合科技景觀,每年都有4萬餘人次學生使用。

  “學校以‘培養全面發展、學有特長的英才’為目標,以有興趣、有天賦、有志向為重點培養方向,打造立體多維的科學教育體系,讓更多孩子獲得成長和發展的機會,壯大科技人才後備軍。”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長李曉輝説。

  近年來,該校通過打造學科探索、項目研究和賽事培養的三級科創&&,走出一條發現、培育和成就英才的道路,一大批中學生拔尖創新人才脫穎而出。

  由師生共建共享、展示人與自然和諧互動的校內花園。(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供圖)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學生實踐創新中心主任馬靜介紹,在校內已有課程之外,學校通過外請專家授課、開展校外研學等一系列普及性實踐活動,為全體學生打下良好科學基礎;進而,有的學生會發現自己擅長某一學科方向,就可以通過參加科技校隊接觸項目研究;學校鼓勵學生參加賽事交流,進一步培養科研素養。

  此次獲得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科學金獎和生物金獎的該校高二學生劉廣羽,首次將倣生微溝槽應用於心臟機械瓣,提出了微溝槽對血液剪切力場影響的機制,初步嘗試為每年數十萬心臟機械瓣置換患者的血栓問題提供嶄新的思路和方法。

  劉廣羽説:“從最初的方案設計到反復測試優化,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促使我不斷思考和突破。”

  “在科創活動中,我們首先改變‘學生聽課、教師主導’的觀念,學生是絕對的核心,項目的設計、執行、反思、總結等都由學生來實施。同時,鼓勵學生走出校園,主動開發社會資源,鍛煉他們的主動意識和綜合能力。”馬靜説。

【糾錯】 【責任編輯: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