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上6萬億台階後的新動向
湖北“新春第一會”聚力推動“支點建設”整體提升
回望剛過去的一年,湖北經濟總量邁上6萬億元新&階,提前一年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在全國大局中的地位更加凸顯。
踏進農曆新的一年,首個工作日召開的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推進大會便以視頻會議形式“直達”縣一級,向湖北1.6萬名幹部傳遞“推動全部工作向‘支點建設’聚焦聚力”的強烈信號,推動“支點建設”實現整體提升。
厚植勝勢,支點建設“兩步走”
變換表情與人互動,精準取物自然靈動,摔倒後迅速站起……“新春第一會”會前,10款“湖北造”人形機器人走出實驗室,集中亮相,令人驚艷。
從去年啟動人形機器人整機和零部件突破工程,到人形機器人整機實現從0到1、從無到有的突破,湖北僅歷時7個月。這正是湖北聚力支點建設的一個縮影。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近代以來,湖北作為“九省通衢”,是中國工業化、現代化的重要策源地。進入新時代,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湖北區位優勢、科教優勢再次凸顯,是中部地區崛起、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的重要承載地。
會上,著名經濟學家張培剛的“牛肚子”理論被提及。他把上海等沿海城市比作牛鼻子,中部地區比作牛肚子,重慶等西部城市比作牛尾巴。陷入泥沼的水牛,如果只拉“牛鼻子”,只扯“牛尾巴”,不抬“牛肚子”,牛是起不來的。“這個理論形象説明中部地區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重要性。”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建華説。位於長江中游的湖北就要挺起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腰桿”來。
去年的一組數據引人矚目:全省生産總值比上年增長5.8%,經濟增速領先全國;數字經濟增加值佔比超過50%,中部領先;進出口總額突破7000億元,增速中部領先……這些意味着湖北在全國大局中的作用更加凸顯,有基礎有條件當好支點,挑好擔子。
會上,湖北也釋放出“切實扛起支點建設的戰略使命”的強烈信號,明確了支點建設“兩步走”目標:到2030年,力爭全省經濟總量達9萬億元左右,主要經濟指標跨越進位、中部領先,基本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到2035年,綜合實力、科技實力進入全國前列,在中部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
錨定目標,七大戰略提升“七個力”
節後首個工作日,武漢光谷政務服務中心人頭攢動,平均每天上百家新企業在這裡誕生;第一批下線的嵐圖夢想家産線節奏也保持着去年的最高生産節拍,每118秒下線一台車;凌晨的鄂州花湖機場依舊忙碌,串聯起國內外市場……一個點、一條線、一個面,彰顯湖北建成支點的底氣。
當前,湖北發展進入跨越趕超關鍵期、轉型升級突破期、內生動力迸發期、樞紐地位重塑期、幹事創業黃金期,整體提升支點建設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該如何將多年積累的比較優勢加快轉化為發展勝勢,實現“支點建設”整體提升?
此次會議部署重點實施七大戰略,整體提升七個能力:大力實施能級跨越戰略,整體提升支點戰略支撐力;大力實施科創引領戰略,整體提升支點創新策源力;大力實施産業倍增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産業競爭力;大力實施樞紐提能戰略,整體提升支點開放輻射力;大力實施美麗湖北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生態承載力;大力實施文化創新戰略,整體提升支點文化影響力;大力實施區域聯動戰略,整體提升支點區域協同力。
可以感知到,“七個力”中,戰略支撐力是根本,創新策源力是關鍵,産業競爭力是基礎,開放輻射力是潛能,生態承載力是底線,文化影響力是活水,區域協同力是後勁。
其中,作為湖北“金字招牌”的科技創新,被擺在了“七大戰略”的重要位置,提出做大做強科技力量矩陣,滾動實施“61020”全鏈條攻關,加快攻克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以“71020”高校創新體系為牽引,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加快打造龍頭引領、梯次發展的全域科技創新轉化體系。
大有可為,更需奮發有為
着眼全國“一盤棋”,“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標定了湖北在“兩個大局”交匯中的歷史新方位,賦予了湖北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中部地區崛起“兩大戰略”疊加中的時代新使命。
“明確‘身在何處’,才能篤定‘走向何方’。”在武漢大學中國中部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楊剛強看來,從“努力建設支點”到“加快建成支點”,湖北已處於從“中心區域”向“區域支點”躍升,從“局部發力”向“整體提升”轉型的關鍵時期。
要把藍圖轉化為實景,湖北大有可為,更需奮發有為。
如果把時間線拉長,2020年疫後復蘇,2021年複元打平,2022年重回賽道,2023年修復向好,2024年聚勢突破……湖北經濟實現了從跌出主賽道到重回主賽道的強勁復蘇,一路頂壓前行、一路回升向好,走出了一條昂揚向上的發展曲線。
“要以綜合實力領先、科技創新先行、現代産業引領、樞紐地位凸顯、改革開放示範、城鄉區域協調、生態環境優渥、文化繁榮興盛為顯著特徵,以整體提升發展能級、發展速度、發展質效、發展後勁為主攻方向,打造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樞紐、引領中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動力源、中國式現代化的區域樣板。”錨定目標,湖北省委主要負責同志在會上特別強調,要強化支點意識、爭先意識、效率意識、為民意識、能力意識。
可以展望,站在6萬億元經濟總量的新起點上,面對更高定位、更高標準、更高要求,湖北定將以高站位、高姿態、高水平、高質效,咬定“建成”目標不放鬆,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凝聚強大合力。(記者惠小勇 李鵬翔 侯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