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1月22日電(記者強勇、戴錦鎔、王鶴)在“中國北極”黑龍江省漠河市,有大片大片的白樺林,在朔風中筆直挺立。
營林工人高佔山靠着一棵白樺樹坐下,從包裏拿出涼透的饅頭大口吃了起來。“夏天栽樹,冬天育林,已經習慣了。”老高説,從小在白樺林玩耍長大的他,還想繼續守着這片林子。
每年冬天,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圖強林業局潮河林場的職工就會前往人跡罕至的深山,進行營林作業。他們在齊膝深的“雪海”中修剪病腐木、倒木,改善樹木的生長環境。
漠河市北極村內的白樺林。新華社記者 戴錦鎔 攝
隆冬的巍巍興安嶺一片銀裝素裹,高高的白樺樹把根扎向大地深處,涵養一方水土。曾經以伐木為生的林區人,早已放下斧鋸,成為莽莽林海的守護者,人與樹實現和諧共生。
作為我國最北縣級市,漠河市月平均溫度在0攝氏度以下的月份長達7個多月,時而可見夢幻般的北極光,最北、寒冷、浪漫在這裡交融。
近年來,漠河市在守好綠水青山、築牢生態屏障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深挖“北”資源,在差異化發展中大力推進特色旅游産業,加快把冰天雪地打造成金山銀山。
漠河舞廳。新華社記者 強勇 攝
漠河市商貿街滙豐大樓,一間不起眼的地下室格外熱鬧,這裡是漠河舞廳的所在地。
推門而入,仿佛踏進另一個世界——舞廳裏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裝修風格,懷舊氛圍撲面而來。在舞池中央,銀色的宇宙球燈光閃爍,一對對舞者輕快地跳起交誼舞,時光仿若倒回。
幾年前,一首《漠河舞廳》讓這裡廣為人知。舞廳一角,老闆李金寶安靜地看著場內,沉浸在舞曲之中。“旅游産業火了,正給漠河舞廳帶來更長久的生命力。”他説。
舞廳裏,不少年輕的面孔好奇地模仿起交誼舞,還有來自外地的年輕人圍成一圈、玩起時興的各種游戲。“幾乎天天營業到夜裏十一二點,‘攆了’才走。”李金寶笑着説。
“我去了中國最北點、龍江第一灣、北極村,最後一站是漠河舞廳。”江蘇游客高陽説,漠河有很多好玩好看、有特點的地方,值得再來。
從白樺林到漠河舞廳,在寒中堅守,在冷中作樂,漠河這座邊陲小城,正被更多人“發現”。
正如《漠河舞廳》裏唱的,“如果有時間,你會來看一看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