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1月20日電(記者強勇、戴錦鎔、王鶴)1月20日,大寒節氣,位於“中國北極”黑龍江省漠河市的北紅村飄着小雪,最低氣溫接近零下30攝氏度,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冷資源吸引了一批“找北”“逐冷”的游客紛至沓來,氣溫越低,人氣越旺。
一大早,三五成群的游客來到室外,迎着陽光玩起了“潑水成冰”的游戲。不遠處,冰封的中俄界江黑龍江上歡樂聲不斷,雪滑梯、雪地摩托、雪地冰車……游客玩得不亦樂乎。“一個字,爽!”伴隨着尖叫聲,馬來西亞游客張子城從雪滑梯高速滑下,第一次見到雪的他,喊着要再坐一回。
游客在北紅村冰雪樂園體驗雪地摩托。新華社記者 戴錦鎔 攝
漫步北紅村,隨處可見俄式酒吧、民宿和麵包房。“很有特色。”寧波游客何悅的睫毛上挂着白霜,出行前他對這次“找北”之旅充滿期待。從雪鄉到漠河,一路向北,他詳細規劃了游玩路線。“希望在這裡能看到極光。”他説。
上午10點多,北紅村俄羅斯麵包坊裏濃郁的麥香味瀰漫,不大的屋子很快熱鬧起來,有不少村民和游客在此等待第一鍋麵包出爐。“每天近200個俄式大麵包根本不夠賣。”老闆娘趙銀華説,這幾年旅游火爆,帶動了她的小店也越來越火。
趙銀華把麵包從烤箱取出。新華社記者 王鶴 攝
下着雪的北紅村天寒地凍,記者走進宏祥農家院很快便被溫暖包圍。“除夕夜的房間早就訂滿了。”“90後”民宿老闆王森去年返鄉創業,雖然忙碌,但心裏樂開了花。春節期間他準備和住客包餃子、看春晚,村裏每天還有篝火活動。生意越來越好,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今年他計劃投入數十萬元對自家民宿升級改造。
北紅村黨支部書記趙民興説,曾經因北、因冷而貧的北紅村,依託冰雪資源和邊境位置,大力發展特色旅游産業,在“找北”中不斷鞏固和放大比較優勢,讓村民在家門口捧起了“雪飯碗”,實現因北而興。
從前避之不及的嚴寒,現在成為旅游熱點,旅游産業快速發展,又帶動了北紅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升級。村子裏舖上了柏油路,建設了北紅濱江公園,通信和衞生狀況也都有了顯著改善。游客走在村裏,隨處都有適合拍照的“打卡點”。
游客在觀景&眺望。新華社記者 戴錦鎔 攝
“村子每年都變樣,越來越好。”村兩委委員劉靜説,鄉村旅游做大、做強,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能。140多戶的小村莊,2024年接待中外游客45萬人次。
目前,北紅村家庭旅館數量增至72家,大部分村民都在旅游産業帶動下實現務工增收。
游客在北紅村體驗馬拉爬犁。新華社記者 戴錦鎔 攝
60多歲的夏景芳頭髮有些花白,但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去年他買了馬,幹起了馬拉爬犁,多的時候一個月可以收入四五千元。
下午4點多,天色漸黑,溫度也更低。“大寒”雖冷,依然擋不住游客的熱情,白雪地、紅燈籠、嫋嫋炊煙,農家院裏歡聲笑語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