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文化觀察丨電影市場的這些新變化,有人發現了嗎?-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1/06 14:24:0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文化觀察丨電影市場的這些新變化,有人發現了嗎?

字體:

  新華網北京1月6日電 題:電影市場的這些新變化,有人發現了嗎?

  新華網記者 楊光

  國家電影局2025年1月1日發布數據,我國2024年電影總票房達425.02億元,觀影總人次為10.1億。

  伴隨着電影市場回暖,我國電影市場出現了不少新變化。

  越來越多的高質量影片供給市場,實現了與觀眾的“雙向奔赴”。扎根現實、豐富類型,呈現新趨勢;創新業態、激發熱情,探索新表達;品質為王、尋求突破,電影市場向“新”而行。

  國産影片佔主力

  國家電影局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電影總票房中,國産影片票房為334.39億元,佔比78.68%。70餘部票房破億影片中,國産影片佔到55部,國産影片依然在中國電影市場中發揮着票房主力軍作用。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2024年觀影總人次10.1億,預估觀影總人口4.3億。其中,熱門檔期的表現尤其亮眼,春節檔、元旦檔、清明檔均刷新了中國影史票房紀錄,放映端也在持續復蘇,總放映場次超1.4億場,營業影院超1萬3千家,營業銀幕數超8萬塊,均創歷史新高。

  類型方面,2024年喜劇題材影片表現亮眼,截至目前票房前三名影片《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抓娃娃》均含喜劇元素,且票房都在24億以上,2024年喜劇片票房産值超過200億,佔大盤票房接近一半,輕鬆、解壓、刺激成為了今年電影觀眾的主要觀影訴求。

  此外,2024年引進片票房回暖明顯,總票房達96億,同比增長8%以上,不僅年票房産值有所提升,引進片數量也多達84部,數量較2023年有明顯增加。數量提升的同時,引進片的整體質量和觀眾口碑也顯著提升,豆瓣評分超過8分的電影共有26部,比2023年多10部。

  綜合而言,2024年中國電影市場整體向好,多元題材影片滿足觀眾多種觀影需求。但同時,頭部爆款內容供給不足、票房拉動能力較弱的挑戰不容忽視。

  創新突破激發觀眾熱情

  2024年電影市場新業態激發着觀眾的新熱情。

  影院直播模式加快推進。

  2024年,總台與中影攜手打造了“影院看奧運”直播活動,在數百家影城進行2024年巴黎奧運會電視節目影院直播,觀眾第一次感受到在大銀幕觀看體育賽事直播的樂趣。總票房共産出244萬,其中僅乒乓球混雙總決賽單日票房就達112萬,增加票房收入的同時,也開啟了多元內容合作的信號。此外,萬達影城也先後與《英雄聯盟》《原神》等游戲IP合作,在影院直播游戲比賽、新年音樂會、跨年演唱會等,為影院創新提供了更多可借鑒的思路。

  特效制式影廳對票房起到拉動作用。

  近兩年,各大影院陸續推出各種制式特效影廳,如IMAX、中國巨幕、4DX、CINITY、杜比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電影市場11種共1.6萬個特效制式影廳,場均人次可達整體大盤的2.2倍。2024年,《張傑曜北斗巡迴演唱會》(舞&紀錄電影)特效廳票房佔比高達24%、《危機航線》特效廳票房佔比11%,其中僅4DX廳票房佔比就達9%之高。隨着特效制式影廳數量的增長和類型的拓寬,觀眾的觀影體驗正在被慢慢顛覆,未來更為沉浸式的觀影享受也將成為院線開發重點。

  經典影片重映掀起“回憶殺”。

  2024年,中國電影市場有十部經典老片在院線重映,所有重映影片票房均破千萬,總票房超過5億。其中,《哈利·波特》重映成績尤為亮眼,該系列連續56天躋身日榜前十名,此外,《你的名字》《海上鋼琴師》《爆裂鼓手》《這個殺手不太冷》等也評價不俗。經典老片重映勾起了觀眾的懷舊記憶,厚重的歷史感也同樣吸引了很多年輕觀眾。用創新技術讓老片子“新起來”,讓傳統經典帶動當代電影創作,也從另一方面為電影市場提振信心。

  兩性觀眾佔比差值大 結伴觀影佔比高

  用戶畫像方面,女性觀影群體佔比繼續上升,男女觀眾佔比差值提升至17%,這也與2024年多部女性題材精品佳作上映有關。近兩年,女性創作力量不斷崛起,女性敘事題材漸入佳境,例如前不久創造過小爆款的影片《好東西》,就延續了導演邵藝輝前作的女性視角,該片的女性觀眾佔比高達69%,而正在熱映的影片《小小的我》更成為2024年全年女性觀眾佔比最高的電影,佔比高達76%。

  用戶年齡方面,35歲及以上的成熟電影觀眾佔比進一步提升至33%,25歲以下年輕觀眾佔比下降至21%。年輕觀眾對影片質量、觀影體驗要求更高,同時對其社交屬性需求更大,這也成為電影創作者和營銷團隊的新命題。

  觀影習慣上,雙人及以上結伴觀影比例雖呈現一定下降趨勢,但仍高達67%,約會、社交、親子活動都是結伴觀影的高頻選擇。根據燈塔研究院調研,56%觀眾觀影過後樂於分享討論,故事、題材以及有共鳴的內容是觀眾映後分享的重點。

  城市票房貢獻方面,三四線城市票房佔比進一步提升,從2016年的不足30%至2024年的40%,可見下沉市場仍然是中國電影行業拉新的重要來源。

  中國電影市場潛力票倉在於“輕頻”觀影人群,即鮮有觀影習慣、僅因熱門檔期某一部影片走進影院的觀眾。但根據貓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部分重點檔期的頭部影片影響力減弱,導致輕頻觀眾的觀影意願不高。可見拉新用戶、多頻觀影、培養觀眾觀影習慣、提升觀影粘性仍具有較大開發空間,業內也普遍認為這是中國電影市場重回巔峰關鍵。

  多部影片角逐春節檔

  2024年,多元的題材類型、個性的創新表達、主動擁抱觀眾的嘗試探索,讓人對未來電影行業的發展信心。

  在即將到來的春節檔,目前已有六部影片定檔,且每一部都具有衝擊高票房的潛力。其中,《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哪吒之魔童鬧海》《蛟龍行動》《唐探1900》《熊出沒:重啟未來》均有前作累積的不俗票房和口碑打底,《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淘票票想看人數也已突破90萬。

  燈塔研究院數據分析師劉振飛&&,2025年春節檔有望延續過往的良好表現,為全年電影市場穩步復蘇打下堅實基礎。

  2025年,是世界電影誕生130周年,也是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期待在這樣重要的時間節點,看到電影市場的向“新”而行,也期待整個影視行業的春暖花開。(數據來源:國家電影局、燈塔研究院、貓眼研究院)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