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項全國第一 新疆種糧有實力-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20 20:10:49
來源:新華網

兩項全國第一 新疆種糧有實力

字體: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20日電(記者茍立鋒)2024年糧食生産數據近日發布,新疆多項數據亮眼。其中,糧食單産524.8公斤/畝,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30公斤,位居全國第一;糧食種植面積較上年增加202.8萬畝,佔全國增量的38.6%,增量居全國第一。

  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縣西北灣鎮,農戶在田間收穫小麥(7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這樣的成績,是新疆依託獨特資源稟賦,全要素全産業協同發力提升糧食産能的結果。新疆糧食增産潛力正持續得到釋放,糧食生産的系統合力不斷增強。

  新疆地處祖國西北,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降水較少,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新疆雖整體缺水,但局部豐水,區內166萬多平方公里土地上,分佈着20多條主要河流和100多個大小湖泊,“三山夾兩盆”的獨特地形也形成了大量的季節性冰雪融水可供利用。

  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縣西地鎮,農戶在田間收穫小麥(7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為了用好有限的水資源,新疆2023年成立了自治區黨委水資源管理委員會,打破以往“一分了之、有水難用”的固化思維,堅持節水、蓄水、調水、增水統籌發力,科學優化配置水資源。2024年,累計農業供水達560.08億立方米,較上年多供3.12億立方米。

  在政策資金保障方面,新疆先後制定了一攬子財政金融支持政策,支持引導糧食種植。2024年,新疆統籌資金214.3億元,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種植補貼、農機具購置、良種培育、産業發展等,實施産糧大縣獎勵政策,切實調動政府抓糧、農民種糧積極性。

  運糧車進入昌糧集團奇&糧油有限責任公司中心倉庫(7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在用好用活水資源、制定一攬子財政金融支持政策的基礎上,堅持“建良田”“施良法”“用良種”“配良機”“創良制”統籌發力,推動糧食大面積單産提升,是新疆全要素全産業協同發力提升糧食産能蹚出的一條有效路徑。

  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新疆耕地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極大改善,過去的“低産田”“細碎田”變成了如今的“噸糧田”“滴灌田”。2024年,田間高效節水和水肥一體化面積達7195萬畝,佔耕地面積的70%以上。

  在昌糧集團奇&糧油有限責任公司中心倉庫,工作人員查看收穫的小麥(7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在推廣良法方面,新疆制定了小麥、玉米、大豆等優質高産栽培技術方案,集成推廣合理密植、幹播濕出、精準水肥調控、免耕復播等關鍵技術。各類作物的優質高産栽培技術方案,不僅涵蓋不同生態區的適宜作物品種、種植管理方法,還根據不同地區農戶的種植習慣,對目標産量、管理方法也作了不同區分。

  分作物、分區域發布主導品種,引導農戶種植優良品種,持續推廣良種是新疆提升糧食産能的重要着力點。2024年,新疆小麥單産400.6公斤/畝,玉米單産636.6公斤/畝,增幅均超3%,良種的貢獻功不可沒。新疆也是全國重要的制種區域,玉米制種面積居全國第一,小麥制種面積居全國第五。

  在種植管理的過程中,新疆聚焦高産密植、機收減損等關鍵環節,持續推動農機農藝深度融合。

  單産水平躍居全國首位,面積增量連續保持全國第一,糧食産量首次突破2300萬噸……新疆打造“西部糧倉”的信心更加堅定。“我們還將持續挖掘增産潛力,讓‘中國碗’裏的‘新疆糧’越來越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李晶説。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