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11月22日電 題:福建廈門:深度金融服務助企業“向新而行”
新華社記者秦宏
今年以來,廈門兌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業務快速發展,在手訂單爆增,但收入確認有滯後性,專利權、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特殊資質等資産價值度量難,新增融資遇到難題。
得知兌泰公司情況後,中國銀行廈門翔安支行通過走訪調研,了解到其是“企業創新稅收指數”白名單A類企業。通過信貸審批模型測算,該行僅用3天就為兌泰公司發放了3000萬元信用免擔保“新質貸”。
“新質貸”是中國人民銀行廈門市分行、廈門市稅務部門等協作,支持引導各商業銀行推出的科技金融産品。它由銀行基於企業在稅務部門的各類信息,編制“企業創新稅收指數”,並嵌入信貸審批模型測算授信額度。目前,廈門域內各銀行已累計發放“新質貸”近6億元。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廈門市政府還與金融機構協作,推出“財政政策+金融工具”金融服務模式,統籌運用政策性金融、貼息獎補、融資擔保等政策工具,撬動各類資金精準有效支持科創企業等。
“我們在政府部門的‘增信基金’‘技改基金’等政策支持引導下,創設‘科信貸’‘增信貸’‘技改貸’等低息信用貸款産品。”興業銀行廈門分行戰略客戶部有關負責人陳軼凡説,這些産品服務已廣泛覆蓋廈門的相關科創企業。
據了解,今年廈門市推出“財政政策+金融工具”3.0版,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基金規模擴大至400億元。該基金除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增信服務,還給予科創企業貸款貼息,為銀行提供風險補償等。截至9月末,該基金已累計惠及1.4萬家企業。
科創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金融服務需求。近年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廈門監管局、廈門有關政府部門等,還引導金融機構開展各類股權投資機構協作業務,落地“廈研保”“創新保”等政策性科創風險保障項目,為企業提供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市場拓展等全鏈條服務。
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廈門市屬金融服務類國企,擁有銀行、信託、證券、公募基金等各類金融牌照。“通過不斷創新‘財政政策+金融工具’服務,集團已形成200多種金融産品,支持範圍涵蓋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金圓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檀莊龍説。
為使金融服務更便捷高效,廈門域內金融機構還設立了30余個科技金融特色服務部門、分支機構;下放授信審批、利率定價等業務權限,積極建立科技金融特色化考核體系等。廈門市主要供應鏈企業廈門國貿、廈門象嶼等,也分別推出基於數字供應鏈服務系統的“銀企”線上對接&&。
今年以來,廈門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餘額增長近20%,約31萬家中小企業累計獲得免抵押、免擔保貸款授信1141億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