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視點|崑曲《李佩先生》:古老劇種走向現代的探索和實踐-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0/31 08:50:25
來源:新華社

文化·視點|崑曲《李佩先生》:古老劇種走向現代的探索和實踐

字體:

  北方崑曲劇院新創崑曲《李佩先生》自10月13日首演以來,受到科學界、文藝界專家的肯定。10月23日、29日在京舉辦的兩場座談會上,專家認為,該劇有利於激發當下年輕人的愛國精神、科學精神、奉獻精神,也為崑曲藝術從傳統走向現代作了寶貴的探索和實踐。

  李佩(1917-2017)是“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的夫人,著名語言學家,曾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英語教師。她創辦的“應用語言學”專業研究生師資班,為應用外語教學和研究作出了卓越貢獻。

  崑曲《李佩先生》的故事從李佩與郭永懷於國難中在西南聯大的邂逅鋪陳開來,重點講述李佩在郭永懷因公殉職後繼承發揚郭永懷精神,在國內應用語言學領域不斷開拓、積極推動中美教育交流合作、輸送優秀科技人才到海外留學等事跡。

  92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周立偉&&,崑曲《李佩先生》不僅表現了李佩與郭永懷之間誓死不渝的愛情,更表現了兩人對祖國和人民的大愛,謳歌了獻身祖國的當代英雄,同時也是用崑曲表現當代社會生活的一次新嘗試。

  86歲的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段祝平説,崑曲《李佩先生》把戲劇衝突、歷史真實和時代需要三者相結合,對於激發當下年輕人的愛國精神、科學精神、奉獻精神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

  《李佩先生》根據人物性格和故事場景使用不同曲牌設計唱腔,實現了南昆北弋相融、合套,並借鑒話劇、音樂劇、歌劇等藝術手法,是崑曲用傳統曲牌體表現現代生活的一次藝術探索。

  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尹曉東説,崑曲這樣一個古老劇種如何與當代社會、當代藝術發展更好融合是其守正創新的時代命題,而《李佩先生》的現代質感為崑曲現代戲的創作以及崑曲如何從傳統走向現代作了寶貴的探索和實踐。

  中國戲曲現代戲研究會副會長孔培培説,該劇融重大歷史事件與人物細膩情感於一體,是一部充滿探索精神的崑曲現代戲,尤其是在自由、簡潔、靈動的音樂中大膽運用了很多非崑曲元素,具有一種兼容並包的現代感。

  座談會上,專家也就進一步準確真實地塑造舞&人物形象、解決抒情寫意與戲劇衝突之間的關係等問題提出了修改建議。據悉,該劇將在吸取各界建議並進一步修改完善後開啟全國巡演。

  記者:白瀛

  劇照由演出方提供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