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職業涌現折射中國社會發展新變化-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0/30 19:20:22
來源:新華網

新職業涌現折射中國社會發展新變化

字體:

  新華社蘭州10月30日電(記者任延昕、李亞楠、何問)“請大家挑選自己想吃的菜品,這裡有年糕、娃娃菜、天水炸洋芋丸子……”甘肅省博物館藝術生活館的“麻辣燙”銷售攤位前,文創中心負責人崔又心正在為游客們講解手中毛茸茸的“食材”。

  “麻辣燙是文創‘甘肅(不)土特産超級市場’系列之一,像現在比較火的隴西黃芪、甘肅軟兒梨玩偶等都是我們‘絨化博物館’IP的産品。”她説。

  崔又心從事的職業為文創産品策劃運營師,是今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最新發布的19個新職業之一,指的是從事文化創意産品的策劃、結合市場需求設計具有文化元素的産品、對文創産品進行營銷運營的人員。

  2019年以來,人社部先後發布了多批新職業目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中國的職業數已超過1600個,其中包括金融科技師、工業機器人操作員、農業經理人等新增職業。

  崔又心所在的甘肅省博物館文創團隊在文創行業耕耘已有近十年。團隊開發的以中國旅游標誌銅奔馬為原型打造的文創玩偶成為“網紅”産品,截至2023年年底,該系列文創産品銷售額達700萬元。

  隨着文創産品市場需求變化,相關人才需求持續增加。數據顯示,當前文創從業人員已超百萬人,文創市場規模呈增長態勢。

  今年“上榜”的19個新職業中,半數以上與新質生産力密切相關,其中包括38歲的張帆正在從事的智能網聯汽車裝調運維員。

  10年前,張帆還是北京一家車企的普通工程師。由於在大學期間就讀車輛工程專業,他的基礎知識紮實,對行業發展嗅覺敏銳。在察覺到智能網聯汽車的快速發展和巨大市場潛力後,他主動更換團隊,學習自動駕駛、物聯網等相關知識,適應新崗位後他的月薪增長了三成。

  得知自己的職業被公布為新職業後,張帆對未來有了更多期待,“這説明我選擇的職業發展方向是正確的。隨着行業的不斷升級,我相信以後個人的發展空間會更大。”

  分析人士指出,數據等新型生産要素已深入滲透至日常生活,不斷涌現的新職業反映出人們思想觀念、職業選擇的新調整,也折射出經濟業態、社會分工的新變化。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游客青睞在山水間享受田園生活,催生了鄉村民宿産業的興盛。僅在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目前註冊備案的鄉村民宿就有81家,從業人員近千人。

  在秦嶺腳下的抱龍村,幾間木色建築掩映山間,書屋、茶室、咖啡吧……漫步其中,暢享“悠然見南山”的愜意。這是長安區的“網紅”民宿“雲裳花棲”,25歲的王陽光是這裡的一名民宿管家。

  這是位於西安市長安區的“網紅”民宿“雲裳花棲”(10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亞楠 攝

  2022年,民宿管家被納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成為新職業。今年在其之下又新增了新工種休閒露營地管家。

  “區別於傳統酒店的服務人員和農家樂的經營者,民宿管家的職能更加多元和全能。餐飲和住宿服務只是基本職能,還包括為客人提供周邊游路線、團建方案、爬山攻略、游學行程……以滿足他們的私人化定制需求。”王陽光説。

  職業“上新”並得到認證,有利於增強從業者的職業認同。此外,相應的從業標準、技能培訓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也將進入快車道。

  今年3月,在長安區政府的支持下,終南山民宿學院成立,開展民宿管家、民宿從業人員專業技能培訓,迄今為止已培訓從業人員121人。

  這是位於西安市長安區的終南山民宿學院(10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亞楠 攝

  目前,長安區正在探索將“民宿管家”作為勞務品牌進行培育,“以民宿、露營基地、特色茶館為代表的休閒新業態,是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産物,不僅能盤活農村資産、改善村容村貌,更能增加村民收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長安區人社局副局長張衛萍&&,現在鄉村民宿已經成為長安區的一張亮麗名片。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