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記者手記:化腐朽為神奇的“靈丹妙藥”-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07 13:20:38
來源:新華網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記者手記:化腐朽為神奇的“靈丹妙藥”

字體:

  新華社重慶8月7日電(記者令偉家、劉恩黎、陶一萍)一片挂在陡峭崖壁上的歪樓破房,一條人人都想逃離的危舊老街,在市場無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合力點撥下,化腐朽為神奇:

  今年上半年,這條老街日均接待游客1萬人次,累計營業額2148萬元,成為游客爭相打卡的“網紅”旅游目的地。

  7月28日,游客在龍門浩老街·下浩裏參觀游覽。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這條老街就是重慶市南岸區濱江路的下浩裏。下浩裏是一條坐落在長江南岸的陡壁上的百年老街,俯瞰長江,波瀾壯闊。層層疊疊的石梯&階,告訴着人們這裡的“風景好”和“行路難”。

  雖然眼前的景色不錯,甚至100多年前的比利時等國的商人,都在這裡留下了精美建築。但因為老街年代久遠、缺乏統一規劃、基礎設施缺失,到21世紀初的時候,下浩裏已經成了“破舊老區”的代名詞:交通難、設施舊、住房危,條件好一點的人,都搬了出去,剩下的多是低保人員、困難家庭。

  “下雨一身泥,無雨火警頻。”南岸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説,當時的下浩裏臟亂差,不少房屋屬於C、D級危房,下雨擔心塌房、天晴又怕失火,是南岸區安全隱患突出的棚戶區。

  是賣給房地産商搞房地産開發呢,還是利用老街深厚的歷史文化、獨特的地理條件搞文旅開發呢,當時的下浩裏面臨兩個選擇。

 7月28日,游客在龍門浩老街·下浩裏參觀游覽。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搞房地産開發,來錢快、政府省心,但下浩裏的歷史沉澱就埋沒了,更談不上發展後勁;搞文旅開發,政府要投入大量財力精力,幾年都不見得有收入,但這樣卻能留住下浩裏的歷史文脈,發展的後勁有保證。

  經過權衡比較,南岸區最終選擇了後者:由政府出面,對原住居民進行住房安置,對下浩裏老街整體收購,聘請專業的重慶東原天澄毅豐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對老街進行保護性開發運營。

  東原天澄毅豐從老街規劃、品牌設計,到門店招商、市場運營,完全按市場規律運作。但政府也沒當甩手掌櫃,而是給東原天澄毅豐劃了紅線、定下規矩。比如,不搞大拆大建,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加固改造房屋、街道、水電氣等基礎設施,既植入現代化的傢具家電,又保留原汁原味的老街鄉愁。

  7月28日,游客在龍門浩老街·下浩裏參觀游覽。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南岸區文化旅游委副主任盧佃明説,自2016年以來,政府秉持“尊重、保護、傳承、創新”理念,運用傳統工藝技法,對老街原有85棟房屋建築進行設施優化,有效還原了轄內建築和街巷的傳統風貌。

  市場的資源配置和政府的宏觀統籌雙向發力,使瀕死的下浩裏老街又滿血復活。如今,新場景、新業態、新體驗在這裡不斷涌現,老街充滿了持續的看點和活力。

  步行在今天的下浩裏老街,依山就勢,蜿蜒盤行。拾階而上,青磚黛瓦間,透着古韻悠長。

  下浩裏品牌推廣負責人王詩涵説,改造後的老街,充分尊重了原有格局,街道3至5米寬,兩旁建築多為兩三層,老青磚、舊灰瓦、青條石,甚至廢棄的磨具,都適度保留,讓老街百年來的傳統韻味流淌傳承。

 7月28日,在龍門浩老街·下浩裏,青年創業者曾進(右一)在她主理的方舟遺留物·標本工作室內為游客講解標本知識。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來自四川美術學院的易梨説,她一有時間就來這裡采風。改造後的下浩裏,不僅保留了歷史的沉澱,更充滿文藝的氣息。飛流直下的瀑布旁,楊柳依依;藤椅邊的蓋碗茶,滿溢着芬芳……

  在老街一處支路的梯坎上,有一家名為“YEE藝術雜貨”的小店,琳瑯滿目的藝術品,引得不少顧客一邊觀賞,一邊拍照。“我的不少藝術家朋友,都在我店裏寄賣作品。”店主易傑説,“門店從開業到現在,一直是處於盈利狀態,人流量大的時候,單日進店人數超過1000人次。”

  7月28日,在位於重慶市南岸區的龍門浩老街·下浩裏,青年創業者易傑在經營的藝術雜貨店內整理貨品。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王詩涵説,像這樣的特色門店,在下浩裏還有很多。老街的理念,就是要融入“都市符號”和“現代藝術”,通過青年創業者的靈感,賦予老街新生活力。

  據南岸區商務委副主任劉江勇介紹,改造後的下浩裏自2022年11月開街以來,入住商家已達110家,70余棟建築中,招商率超過9成,整體出租率達90%。

  7月28日,在龍門浩老街·下浩裏,青年創業者曾進在她主理的方舟遺留物·標本工作室內製作標本。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下浩裏老街的新生,就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市場和政府密切配合的結果。市場沒有惟利是圖,政府沒有越位缺位,二者各負其責、缺一不可。

  圖為8月2日拍攝的龍門浩老街·下浩裏夜景。新華社發

  我國許多老舊小區、古鎮古街,既有亟待開發的城中村、棚戶區,又有亟需保護的古建築、好文物。城市歷史街區的更新改造,既不是簡單復古,更不是“一拆了之”。

  下浩裏老街的成功新生説明,只有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才能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實現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才能持續推動城市發展、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有機融合,實現原住居民、當地政府、開發商的多贏。

【糾錯】 【責任編輯:成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