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神馬股份、良信股份、夜光明、天融信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股票回購相關公告。今年以來,回購股份的上市公司家數和總金額顯著增多。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年內1804家A股上市公司實施回購,合計回購金額達1152.42億元。實施回購的公司數量較去年同期的700家增長157.71%,合計回購金額較去年同期的339.45億元增長239.50%。同時,年內回購的上市公司數量和總金額均已遠超去年全年水平。2023年A股市場全年實施回購的上市公司數量為1367家,回購金額合計為915.04億元。
透鏡諮詢創始人況玉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A股上市公司回購潮起,一方面得益於監管部門鼓勵上市公司回購,另一方面是由於上市公司本身有市值管理的需求,希望通過回購來傳遞信心。”
7月31日,神馬股份披露關於籌劃回購公司A股股份的提示性公告。根據公告,公司基於對未來發展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為維護全體股東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促進公司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回購資金總額1.50億元至2.00億元。神馬股份明確,這次回購的股份全部用於減少公司註冊資本。
同日,夜光明披露,在綜合考慮公司經營情況、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戰略等因素的基礎上,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並將用於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
今年以來實施回購的1804家A股上市公司,分佈在電子、醫藥生物、電力設備、計算機、有色金屬等領域。其中回購金額居前的上市公司包括藥明康德、三安光電、寧德時代、順豐控股、寶鋼股份、九安醫療等。
“分行業來看,電子行業回購總金額居前。例如,三安光電、韋爾股份等回購金額較大。醫藥生物行業也是回購行為較為集中的領域之一,該行業研發投入高、周期長,企業通過回購股份來傳遞信心。例如,藥明康德、九安醫療等醫藥生物公司實施了回購。”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陳宇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
上市公司的回購行動,與政策引導和鼓勵密不可分。今年以來,已有多項相關政策&&。今年4月份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研究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納入企業內外部考核評價體系。引導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後依法登出”。今年5月份,證監會修訂發布的《關於加強上市證券公司監管的規定》提出,“鼓勵形成實施股份回購的機制性安排,積極通過一年多次分紅及回購登出的方式提升股東回報、優化治理結構”。
“回購潮”對資本市場的正向影響正在凸顯,投資者對上市公司回購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高,上市公司積極回購的趨勢有望延續。
艾文智略首席投資官曹轍對《證券日報》記者&&:“回購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安排,具有優化資本結構等方面的作用。上市公司回購股份,能夠傳遞積極信號,有利於增強市場的吸引力和穩定性。”(記者 丁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