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看區域·中部篇丨“逐光而行”——中部地區光電産業新觀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7/05 18:32:34
來源:新華網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看區域·中部篇丨“逐光而行”——中部地區光電産業新觀察

字體:

  新華社南昌7月5日電 題:“逐光而行”——中部地區光電産業新觀察

  新華社記者沈錫權、余賢紅、范帆

  一塊指甲蓋大小的芯片散發出耀眼的綠光,在放大鏡輔助下,肉眼可以清晰地看到正在播放的動畫影片……

  走進南昌大學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院士江風益饒有興致地帶記者參觀了科研成果的最新應用場景。他説:“這個芯片可以安裝在智能眼鏡一側,通過光波投射到鏡片直接成像,在沉浸式通信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

  從成功研製出硅襯底藍光LED材料與芯片技術,開創世界第三條藍光LED技術路線,到攻克“黃光鴻溝”世界難題,將黃光LED的光電轉換效率從9.4%提升到27.9%,再到如今埋頭鑽研微紅光,幾十年來這間實驗室已孵化出20余家光電企業。

  中國科學院院士江風益在實驗室內工作。新華社記者周密 攝

  南昌市工信局副局長趙耀介紹,今日南昌已實現LED全産業鏈布局,手機閃光燈和移動照明出貨量全球第一,全球每3部智能手機,便約有1部運用了硅襯底技術LED手機閃光燈。

  走訪江西光電産業,記者強烈地感受到這裡閃耀的“創新之光”:在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所有研究人員全部放棄行政級別,一門心思搞科研;為構建開放協同創新格局,江西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共30多家單位創新資源,成立發光材料科技創新聯合體,推動科技創新合作聯動……

  在江西乾照光電有限公司,記者透過顯示大屏看到,一片片微小的芯片經歷光刻、刻蝕、鍍層等複雜工序後形成元器件,發往各地市場。

  從一片荒地起步,到成為氮化鎵LED芯片銷量位居全國前三的龍頭企業,江西乾照光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兆感慨良多。

  “7年多來,公司累計投資超30億元,得益於政府産業引導基金和擔保貸款支持,以及發光材料科技創新聯合體的技術支持,公司正迎來發展高峰期。”劉兆説,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産值同比增長20%以上。

  這是江西乾照光電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受訪者供圖)

  從實驗室的點點微光,到生産線上的“新質之光”,再到溫暖城市的“萬家燈火”……一個産能居世界前三的LED芯片産業集群在江西不斷壯大。

  放眼中部,包括光電顯示、光伏、光通信、光計算等在內的光電産業,正成為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武漢光谷,以“光”命名,因“光”聞名。20世紀80年代,這裡還是武漢地圖東南角上“被遺忘的兩厘米”。

  全球首款128層三維閃存存儲芯片、全國首&最大功率10萬瓦的工業光纖激光器、國內首款2K高頻PWM柔性屏……依靠創新驅動,一個個“原創”和“第一”在武漢光谷誕生。如今,這裡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研製基地、光器件研製基地,全國最大的激光産業基地之一。

  中部地區做大做強光電産業,既靠努力自主培育,也向外借力、招大引強。

  上萬平方米的無塵車間內,整齊排列的LED燈珠生産線上,一粒粒小巧晶瑩的發光芯片不斷産出。位於山西晉城的山西星心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近年來着力打造高標準智能化生産線,發光芯片市場份額穩步上升。

  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簽約光伏領軍企業晶科能源總投資560億元項目;臨汾落地世界500強企業成都大陸希望集團25億元光伏組件項目;忻州引進總投資60億元的新能源電池産業項目……近年來,山西各地積極引進光電企業,一批新項目、大項目加速落地。

  過去幾年,安徽光伏製造業的增長態勢令人印象深刻:全球出貨量排名前列的企業中,已有7家光伏玻璃企業、4家光伏電池片企業、5家光伏組件企業、2家光伏逆變器企業、2家儲能電池企業、2家儲能系統集成企業在安徽布局發展。依託石英砂儲量資源優勢和出口較為便利的區位優勢,安徽培育了光伏玻璃、電池片、組件、逆變器等産業鏈優勢環節,力爭到2025年全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産業營收超5000億元。

  包括光伏、LED等在內的江西電子信息産業2023年完成營收1.08萬億元;湖北武漢光電子信息産業規模突破5000億元……追“光”逐“電”,創新發展,中部地區光電産業加速聚鏈成群,活力加速釋放,動能越發強勁。

  關於“光”的故事還在繼續。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