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社會責任報告(2023年度)-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05/28 11:07:37
來源:新華社

新華通訊社社會責任報告(2023年度)

字體:

新華通訊社社會責任報告

(2023年度)

目錄

  一、前言

  二、政治責任

  三、陣地建設責任

  四、服務責任

  五、人文關懷責任

  六、文化責任

  七、安全責任

  八、道德責任

  九、保障權益責任

  十、合法經營責任

  十一、後記

 

 一、前言

  1.新華社基本情況

  新華通訊社(簡稱“新華社”)成立於1931年11月7日,總部位於中國北京,是中國國家通訊社和世界性通訊社。

  新華社承擔集中統一發布中國黨和政府權威新聞的重要職責,擁有覆蓋全球的新聞信息採集和傳播網絡,在國內外有220多個分支機構,每天24小時使用15種語言向全世界8000多家新聞機構用戶提供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等全媒體産品。

  新華社是中國對外傳播事業的開拓者,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媒體,是國際奧委會認可的唯一非西方的國際通訊社,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中扮演重要角色。新華社重視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倡議發起了世界媒體峰會、國際主流通訊社高端對話合作&&、金磚國家媒體高端論壇等多邊媒體交流合作機制,與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媒體機構簽署了新聞合作協議,與20多個聯合國機構、國際組織在全球合作開展公益行動。

  新華社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按照“內容+技術+靈感+美學”相統一、“守正+創新+務實+高效”相統一原則,積極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加大先進技術賦能采編業務力度,建成媒體融合生産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深入研究大模型在媒體領域的應用,全媒體傳播能力不斷提升。

  新華社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在國內外智庫界擁有廣泛影響力,牽頭組建了“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共有130多家境內外成員。

  新華社是中國經濟信息事業的開拓者,打造了“新華財經”“新華絲路”“新華信用”“新華指數”等重點信息産品,共有10萬多家經濟信息機構用戶,建設運營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牽頭創辦了“一帶一路”經濟信息共享網絡。

  新華社辦有《新華每日電訊》《參考消息》《經濟參考報》《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瞭望》《半月談》等20多種報刊。新華出版社編輯出版時政、國際、財經、傳媒等社科類精品圖書,在出版領域具有獨特優勢。

  2.新華社責任理念

  新華社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性原則,堅持政治家辦社,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宣傳黨的主張,反映人民心聲,記錄時代精神,傳播中國聲音,切實履行媒體社會責任,不斷增強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努力建成國際一流新型全媒體機構,更好擔當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3.新華社2023年度獲獎情況

  新華社共有29件作品獲評第三十三屆中國新聞獎,其中特別獎1件,一等獎10件,二等獎7件,三等獎11件。

 二、政治責任

  1.習近平總書記報道方正大氣

  把做好習近平總書記報道作為新華社的最大政治責任和履職盡責的第一工作,深化新認識、把握新角度、挖掘新材料、運用新表達、錘煉新話風,全年推出各種形式報道1.7萬多條,1000多組融媒體産品全網置頂。《人民江山》《民族復興的領路人 億萬人民的主心骨》《新的文化使命》等扛鼎之作氣勢磅礡,“第二個結合”“人文經濟學”“解碼文化自信的城市樣本”等系列報道先聲奪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會議活動、考察調研、主場外交、出訪等報道高效權威,生動講好習近平總書記故事這一“中國封面故事”,面向全球展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領袖魅力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

  2.重大主題宣傳凝心聚力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宣傳紮實充分,全國兩會、首屆中國—中亞峰會、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等重大報道圓滿精彩。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大力宣傳闡釋黨中央關於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做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等報道,“強信心”正面宣傳唱響經濟社會發展時代強音,《中國經濟大循環觀察》《紮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等重磅報道翔實、權威,有力改善預期、提振信心。

 3.輿論引導穩妥有效

  全力做好防汛抗洪、防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等輿論引導,《致敬!舒蘭公職人員失聯犧牲前奔赴一線畫面》等報道以真情實感打動受眾,《供暖投訴問題解決追蹤記》等報道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

  4.輿論監督報道影響力持續提升

  持續做好建設性輿論監督報道,推出《山東萊榮高鐵被舉報:偷工減料暗藏重大安全隱患》《出生證明緣何在這裡“失守”?》等一批有分量、有影響的報道,全面客觀、直指要害,有效推動問題整改與解決。

  5.對外傳播開創嶄新局面

  親切地道講好中國故事,播發“一帶一路·零距離”系列多語種融合報道,推出《民主的樣子!“洋專家”對話中國市長》等重點産品,展示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加強全媒體對外傳播矩陣建設,海外社交媒體賬號總粉絲量超過3.2億,外宣“網紅”總粉絲量7300萬。成功舉辦世界媒體峰會、金磚國家媒體高端論壇、“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全體大會等重要對外交流活動,國際“朋友圈”持續擴大。

  三、陣地建設責任

  1.全媒體傳播矩陣建設成果突出

  建強多語種全媒體傳播矩陣,積極搶佔互聯網主陣地,制定視頻業務發展工作方案,着力推進“網紅”工作室建設,新華社客戶端下載量4.4億,各類社交媒體賬號總粉絲量超過10.2億,推動網上主旋律更高昂、正能量更強勁。

  2.全媒體報道提質增效

  緊扣重大主題精心策劃,推出《春天的召喚》《我們亞洲》《“雲”賞新時代勞動之美》《顯微視角“預”見2023》等一大批“內容+技術+靈感+美學”有機統一的重磅融媒體産品,單個産品最高瀏覽量超1.7億次。探索新媒體生産傳播新模式,推出“秀我中國”新媒體視頻欄目,初步形成IP品牌。

 3.全媒體采編業務建設取得新進展

  加快構建與國際一流新型全媒體機構相適應的新聞采編組織體系、調度機制、業務流程,推動新華社權威首發優勢向互聯網移動端拓展。強化技術賦能,推出一系列智能采編工具,加快AIGC視頻生産,技術創新與業務創新全鏈條融合深入推進。建好用好國家重點實驗室,牽頭制定1項全國團體標準,搶佔媒體人工智能發展先機。

 四、服務責任

  1.信息發布和信息服務準確、及時、充分

  持續完善覆蓋全球的新聞信息採集傳播網絡,每天24小時不間斷向國內外用戶提供各方面新聞信息産品。開設“2023年全國兩會”等專題信息發布頁面,辦好“新華視點”“民生直通車”“新華解碼”等重點欄目,面向公眾及時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圍繞百姓日常生活和熱點關切,推出《今夏為何這麼熱?聽中央氣象&專家解讀》等氣象分析、健康科普、交通出行等生活類信息。

 2.社會服務&&作用顯現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成果顯著,推出《邁向現代化強國的發展密碼》《改變中國的“第二個結合”》《“一帶一路”發展學》《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等全媒體智庫報告,先後在莫斯科、約翰內斯堡等地發布多語種智庫成果,引發海內外熱烈反響。充分運用“全民拍”“我為群眾辦實事”等網絡&&,聚焦民生關切,聯動相關部委、地方政府以及社會組織,共同解決網民急難愁盼問題,有效搭建起政府與百姓之間的連心橋。深入推進新華思政融媒體&&建設,推動院校思政課程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已覆蓋全國800余所院校,徵集課程1500余門。

 3.深入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充分利用新華社客戶端、新華社法人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矩陣和《新華每日電訊》《參考消息》等社辦報刊,刊登公益廣告。開展2023年度“幸福工程”捐款活動。深入做好定點幫扶和對口支援工作,協調內外部資源,不斷探索幫扶新路徑,完善幫扶新模式,有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五、人文關懷責任

  1.民生報道有溫度有力度

  圍繞教育、醫療、養老、住房、就業等領域熱點問題,推出“深化醫改新觀察”“預製菜進校園”等系列報道,播發《新一輪保障性住房建設啟動,保障誰?怎麼保?誰來建?》等稿件,有效回應公眾關切。圍繞少數民族、婦女、兒童、老年人發展及權益保障,推出《迎着新時代春風,攜手建設美麗幸福西藏》《聚焦世界人口日:我國多措並舉保障婦女兒童健康權益》等報道,以小切口詮釋大民生,有效凝聚社會共識。

 2.突發事件報道及時穩妥

  在甘肅積石山地震、北京長峰醫院火災、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等發生後,第一時間派出記者直抵一線採訪,準確及時發布權威信息,穩妥把握時度效,播發《積石山6.2級地震首日搶險救災直擊》等稿件,彰顯“壓艙石”地位。

  3.報道充分體現人文關心關懷

  緊扣學雷鋒紀念日、“五一”國際勞動節、教師節等重要節點,推出《雷鋒精神,一座永不褪色的豐碑》《從勞動背影 看奮進中國》《11年6萬多張照片,只想讓大山教師的守望被看見》等報道,聚焦平凡人平凡事,激發人民群眾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六、文化責任

  1.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推出《中國精神》《奮進正當時》等一批精品微視頻,引導人民群眾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辦好《新青年發布廳》等欄目,展示新時代青年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精神風貌,引導和鼓舞更多青年奮發向上。

 2.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全力做好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精神宣傳報道,播發“跟着總書記探尋中華文脈”系列報道,推出《跟着總書記學歷史第二季》、政論片《新時代文化》等融媒體産品,做好“國寶畫重點”“聽文物講故事”等欄目,深入宣傳文化傳承、傳統節日、地方民俗、非遺傳承、文物考古等內容,有效助力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3.着力提升公眾科學素養

  圍繞航天科普、珠峰科考等,播發《先進設備、新技術助力2023年珠峰科考》《叩問蒼穹 探索不停》《接力“逐日”勇攀登》等報道,反映我國科技事業發展新氣象新成就。打造“科好玩”“科畫”等科普專欄,推出《來看看貴州化石的“顯眼包”》等科普産品。

  七、安全責任

  加強政治安全、導向安全,修訂采編業務規程彙編,組織“嚴規章·查短板·強管理”專項培訓、關鍵崗位人員培訓等,開展報道安全專項檢查、巡查,守牢報道安全底線。

  八、道德責任

  1.嚴格遵守職業規範

  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嚴守新聞職業道德,嚴禁有償新聞、有償不聞、新聞敲詐等行為。加強版權保護,嚴禁采編人員抄襲剽竊他人作品,遵守國家保護著作權的法律法規。

  2.大力維護公序良俗

  立足維護社會公德,推出《推動“農田到餐桌”節糧減損》《外賣“無需餐具”超3億人用過,你呢?》等稿件,弘揚社會正氣,謳歌美好心靈。

  3.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記者自覺遵守《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從事採訪時及時出示新聞記者證,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建立健全輿情線索收集機制,及時回應網民關切。積極受理群眾舉報投訴,由相關部門認真核實處理舉報信息。

  九、保障權益責任

  1.維護采編人員合法權益

  支持保障采編人員開展合法采編活動,依法為采編人員提供保護,創造有利工作條件。

 2.保障職工薪酬福利

  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與職工簽訂聘用合同或勞動合同,定期開展合同管理檢查,完善合同管理工作事項,保障職工勞動權益。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及時為職工支付薪酬,足額繳納“五險一金”,為一線采編人員投保人身意外傷害等保險,保障職工休息休假等各項權利。

  3.規範新聞記者證管理

  嚴格新聞記者證管理,全面從嚴做好證件年度核驗工作,為符合條件的采編人員申領證件,及時收回並登出離職、退休或調離采編崗位人員證件,維護新聞記者證權威性和新聞采編活動嚴肅性,切實發揮新聞記者證管理對促進新聞記者隊伍建設、規範新聞傳播秩序的重要作用。

  4.系統開展教育培訓工作

  紮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實現全社幹部職工教育培訓全覆蓋。在全體采編人員中開展“‘持平常心、説家常話’改文風活動”,舉辦新同志入社教育,持續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大力組織多&&“雲課堂”學習。加強優秀人才選拔培養,實施“三個一百”優秀人才計劃,人才隊伍活力日益迸發。

  十、合法經營責任

  1.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

  強化經營管理風險意識,加強經營業務清單管理,嚴禁借重大政治活動、慶典紀念活動等開展經營。按照公司法規定,積極穩妥推進資源、資産、資本、資金運作。

  2.認真落實采編經營“兩分開”

  堅決守牢采編經營“兩分開”底線紅線,深化“兩分開、兩加強”改革,經營事業持續激發新動能。

 3.堅決杜絕刊播違法違規廣告

  進一步規範全社廣告經營管理,對主要經營單位和社辦報刊進行重點檢查,組織各經營單位對本部、下屬單位和分支機構廣告業務經營管理情況開展全面排查,全年未發現刊播違法違規廣告行為。

  十一、後記

  1.回應

  針對社會各界期待,新華社着力做強主流思想輿論,加快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提高國際傳播效能,增強事業發展動能,激發幹部人才隊伍活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忠實履行了主流媒體職責。

  2.不足

  一些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在新聞報道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期望、推動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加強對外傳播等方面還要不斷努力。

  3.下一步工作措施

  新華社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落實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和全國宣傳部長會議要求,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牢把握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聚焦聚力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務,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提升國際傳播能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強黨的建設和隊伍建設,全面激發新聞報道和事業發展新活力,在努力建成國際一流新型全媒體機構征程上邁出更大步伐。

 

  點擊查看 《新華通訊社社會責任報告(2023年度)》(H5版)

【糾錯】 【責任編輯:陳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