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裏的中國|花海茶香伴古風:“春游”中國新景象-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4/06 08:49:56
來源:新華網

春天裏的中國|花海茶香伴古風:“春游”中國新景象

字體:
  4月4日,游客在北京世界花卉大觀園游覽。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新華社北京4月5日電 題:花海茶香伴古風:“春游”中國新景象

  新華社記者

  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

  在中國,春天一直被賦予希望與美好的意涵。而清明,處仲春與暮春之交,正是百花香、綠滿窗的時節。

  除了在慎終追遠中傳承祭祀,以踏青賞花、插柳戴柳、放風箏做青糰的方式親近自然,也是中國人沿襲千百年的傳統習俗,體現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中華文化。

  正值清明小長假,北京頤和園的西堤,桃柳夾岸,游人熙攘。北京女孩方璇拾起被風吹落的花瓣,收進隨身攜帶的香囊,“花瓣可以作香囊的內芯,可稱‘一年春’”。

  貴州烏蒙山區,&&杜鵑景區的野生杜鵑花相繼綻放,如同一條彩帶飄舞山間,這裡有面積大、種類多、保存完好的原始杜鵑林。景區管理單位舉行了祭花神等豐富的民俗活動。

  “邊走邊看,踏青賞花親近自然,體驗祭花神民俗活動,在花海中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氛圍。”四川人陳迪帶着一家老小,一路自駕來到貴州。

  3月31日,游客在貴州省畢節市&&杜鵑景區賞花游玩(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李華攝)

  各色杜鵑花的簇擁裏,祭花神儀式更顯古樸而壯觀。通過這項活動,當地人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同時也倡導人們關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護這片綿延百餘平方公里的杜鵑花資源。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杜鵑祭花神每年都會吸引上萬游客和文化學者前來體驗。&&杜鵑管理區文廣局局長陳健説,近年來,&&杜鵑加大文旅融合力度,讓游客在欣賞杜鵑花同時,還能體驗濃郁的民族風情。

  入春以來,慶賀百花生辰的民俗活動在中國各地煥新登場,上海、杭州、濟南、福州、武漢等地舉辦“花朝節”,吸引大量游客。

  根據攜程發布的《2024年清明節旅游預測洞察》,清明假期的機票、酒店等旅游産品預訂直線升溫,自駕賞春等活動成為出游主流,其中假日賞花游的景區門票預訂量同比上漲超6倍。

  在有“中國最美鄉村”之稱的江西婺源,山腳下、梯田上,油菜花次第開放,梯田花海成為春天最靚的一抹黃,吸引大批游客前來打卡。

  游客還可以在婺女洲看打鐵花、去月亮灣體驗乘筏泛舟、到夢裏老家看一場實景演出。“期待在‘最美鄉村’收穫最好的春游體驗。”來自天津的孟女士説。

  “這個季節不愁沒有客人。”導游汪明華説,現在自己平均一天接一個團,北上廣及東北地區的游客居多。

  作為“飲茶大國”,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從清明到穀雨,正是春茶採摘時節,春茶因鮮爽清香,常被賦予溫潤宜人、清新優雅的意味。

  近年來,“採茶游”以滿滿的文化味和體驗感深受游人青睞。旅游&&馬蜂窩發布的數據顯示,逛茶園、品春茶成為今年春季旅行的“新寵”,熱度高漲110%。

  “都説西湖龍井的明前茶鮮爽濃郁,我很好奇是不是區別真的很大。”來自上海的錢先生工作之餘喜歡品茶,他早早通過&&預訂了一趟西湖龍井茶文化之旅。短短兩天行程,既有龍井村採茶、炒茶體驗,也有中國茶葉博物館中的深度研學。

  3月24日,“花神”乘坐花船在西溪濕地巡游。當日,杭州西溪濕地一年一度的花朝節開啟,十二花神花船巡游、古戲&花神迎春等儀式向游客展示花朝節的傳統習俗,展現江南春日浪漫。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在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380畝的西塘生態高效智慧茶園中,頭戴斗笠的採茶工人忙碌不停,雙手翻飛採摘春芽。坐落於茶園中的歷山半水民宿群同樣繁忙。

  這處民宿群保留了徽州古建築的風貌特色,又突出了祁紅茶鄉的獨特風情。“到了這裡,游客既可以拍照打卡,也可以體驗採茶、制茶、品茶。”民宿群負責人張皓淳説。

  據張皓淳介紹,這裡有各類型客房35處,滿額一次性可接待約50名游客。開春以來,滿房已經成為常態。

  “現在進入清明春游的時期,生意就更加火爆。”張皓淳説,他們正在籌劃開發“茶與瓷”的新文旅體驗項目,做出茶旅融合的新嘗試。

  4月3日在安徽省廣德市金雞籠村拍攝的一家民宿外景。新華社記者 黃博涵 攝

  在貴州省茶産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羅以洪看來,越來越多年輕人上茶山尋找春茶鮮味、體驗“新中式”生活,反映了當代年輕人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將會加速茶旅融合發展,同時也會帶動茶産業的消費升級。

  這個春天,傳統文化主題活動在中國大小城市中如雨後春筍般涌現。

  中原古都開封的清明文化節,有踏春巡游、民俗展演、非遺市集;川西元通古鎮延續了300多年的清明春&會,有打鐵花、戲劇表演、提燈祈福巡游……精彩紛呈的文化盛事讓游人在賞春的同時又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

  同程旅行發布的《2024年清明小長假旅行消費趨勢報告》顯示,今年清明假期,部分城市或以傳統文化主題活動“出圈”。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春天興起的“賞花熱”“採茶游”等踏青出游方式,既融合了中國傳統元素,又結合了現代旅游特色,正成為更多中國人走出家門“動起來”的“春游新動力”。

  “年輕人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偏愛,以及‘跟着興趣去旅行’的強大行動力,將為更多小眾目的地的旅游發展帶來機遇。”馬蜂窩旅游研究院院長馮饒説。(采寫記者:黃揚、朱青、賈稀荃、朱雨諾、駱飛)

【糾錯】 【責任編輯:谷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