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冬”是個什麼“冬”?——“十四冬”科普之一-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1/18 18:10:47
來源:新華網

“十四冬”是個什麼“冬”?——“十四冬”科普之一

字體:

  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18日電(記者蔣婧、王春燕)“小馬鈴薯”“大凍梨”“小砂糖橘”……這個冬天,隨著哈爾濱的爆火出圈,太多流行詞語已膾炙人口。但是,“十四冬”是個什麼“冬”,倒不見得誰都能解釋清楚。

  1月18日,在呼倫貝爾學院體育館內,“十四冬”志願者參加趣味體能比賽。新華社記者 劉磊 攝

  “十四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冬季運動會的簡稱,將于2024年2月17日至27日在內蒙古自治區舉辦。梳理全國冬運會的歷史,會發現一些有趣之處。

  1959年第一屆全國運動會舉行時,並沒有設冰雪項目,但當年2月單獨舉辦了冰雪項目的綜合性運動會,稱為“1959年全國冬季運動會”,在哈爾濱市和吉林市舉辦,這就是第一屆全冬會的由來。

  1965年舉行的第二屆全國運動會沒有包含冰雪運動項目,因此第二屆冬運會也沒有舉行。此後,從1976年到2012年,我國共舉行了十屆冬運會,主要舉辦地點都是黑龍江和吉林。2016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舉辦的“十三冬”,是全國冬運會首次走出東北。

  在“十三冬”閉幕式上,內蒙古接過冬運會的會旗,由此開啟了“十四冬”的籌備之路。由于疫情原因,原定于2020年初舉辦的“十四冬”推遲了四年。

  1月18日,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第七中學的學生們在校園裏滑冰。新華社記者 劉磊 攝

  “十四冬”的會徽為“冬之韻”,以“冬”字字形為創意基礎,運用流暢、灑脫的中國書法語言,整體呈現一種旋轉升騰的“勢”,寓意體育事業高速高質發展,助力提高全民健康水準,倡導追求積極向上、陽光健康的生活方式。吉祥物以蒙古族兒童為創意原型,設計了一對俏皮可愛的蒙古族娃娃形象——男孩“安達”和女孩“賽努”,名字組合後的蒙古語意思是“朋友你好”,傳遞了內蒙古對全國人民的誠摯邀請。

  “十四冬”比賽項目設滑冰、滑雪、冬季兩項、冰壺、冰球、雪車、雪橇、滑雪登山8個大項、16個分項、176個小項。

  1月17日,四川隊選手崔欣然在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冰壺青年組比賽中擲壺。新華社記者 劉磊 攝

  “十四冬”比賽場館場地分布在內蒙古呼倫貝爾、赤峰、烏蘭察布、呼和浩特以及北京延慶、河北張家口的7個賽場。其中,內蒙古不具備辦賽條件的雪車、雪橇、北歐兩項等項目,國家體育總局協調由延慶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雪車雪橇中心和張家口國家跳臺滑雪中心異地舉辦。

  作為北京冬奧會後首次舉辦的全國冬季項目大型綜合性賽事,預計將有3700余名運動員參加“十四冬”各項賽事,這也將是歷屆全國冬運會中規模最大、項目最全的一屆。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