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西部陸海新通道涌起開放發展新活力——牢記囑託、續寫春天故事之三-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3 12/31 15:43:28
來源:新華網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西部陸海新通道涌起開放發展新活力——牢記囑託、續寫春天故事之三

字體:

  新華社重慶12月31日電 題:西部陸海新通道涌起開放發展新活力——牢記囑託、續寫春天故事之三

  新華社記者

  廣袤的世界版圖上,一條全新的國際物流大通道正加速延伸,從中國西南的重慶起筆,翻山越海,通達全球120個國家和地區。

  這是“一帶一路”標誌性項目——西部陸海新通道,以重慶為運營中心,各西部省區市為關鍵節點,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經廣西、雲南等沿海沿邊口岸通達世界各地。

  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要求,“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2023年10月,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總書記進一步強調,積極推進“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發展,加快陸海新通道、空中絲綢之路建設。

  近日,新華社記者在重慶採訪調研,從地方實踐故事中,感受西部地區加快建設陸海新通道,推動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態勢。

  從一張貨單,看高水平合作共建

  【總書記囑託】

  依託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強鐵路、公路、港口、機場、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加快推進現有經濟走廊和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構建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

  【發展故事】“別小看這一張張貨單,這可是記錄着通道發展的‘成長日記’。”

  重慶團結村站——

  一列滿載貨物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發出後,副站長王乙淇將一張薄薄的貨單托在手中,仔細核對單據上的內容。

  2017年9月,王乙淇目睹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前身——渝黔桂新“南向通道”班列在此首發,6年多來,她經手成千上萬張貨單。

  翻開首發班列貨單,當時僅有一條物流線路,如今的貨單上,記載有鐵海聯運班列、國際鐵路聯運、跨境公路班車三種物流形態,能覆蓋國內18個省區市144個站點,通達120個國家和地區486個港口。

  一列滿載重質純鹼、汽油機等貨物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從位於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的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駛出。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它曾經只是一條孤立的‘線段’,現在是一張越來越密集的互聯互通網絡。”王乙淇説。

  發展並非一路坦途。開行之初,通道由渝桂黔隴四省區市合作共建,直到2019年上半年,青海、新疆、雲南、寧夏、陜西陸續加入,形成西部9省區市共建合作機制,但一直停留在地方探索階段。

  “印象中,那段時間通道線路拓展速度比較慢,加速發展是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的。”王乙淇説。

  2019年8月,國家發改委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標誌着通道建設從地方探索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家層面的省部際聯席會議、西部12省區市與海南省合作共建等機制陸續建立。

  “國家層面統籌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各省區市合作也更加順暢,推動通道建設全面提速。”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主任劉瑋説。

  不僅是物流線路,一張張貨單上,通道搭載的貨物種類和附加值也明顯變化。

  通道開行之初的貨單上,貨物不足50種,主要是汽配、建築陶瓷、糧食等貨物。而如今,貨物已涵蓋電子産品、整車及零部件、機械、醫療器械等數十個大類的近千種産品。

  “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多式聯運境內鐵路運費扣減”降低企業物流成本;“一箱到底”優化運輸路徑和中轉效率;多式聯運“一單制”提升通道時效優勢……一系列創新政策,持續提升通道運營質量。

  西部陸海新通道,正藉&“一帶一路”的“東風”,向全球不斷延伸。

  從一輛汽車,看西部開放發展新合力

  【總書記囑託】

  要主動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大力發展向海經濟,促進中國-東盟開放合作,辦好自由貿易試驗區,把獨特區位優勢更好轉化為開放發展優勢。

  【發展故事】賽力斯集團印尼工廠——

  高度自動化的工廠集衝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於一體,産線上是來自重慶的各類汽車配件。

  5年前,賽力斯集團印尼工廠正式投産運營。但企業“走出去”後,卻遭遇了物流難題。

  “以前,零部件出口印尼只能選擇江海聯運,物流周期長達30天左右。”集團海外事業部副總經理劉利穎説,配件晚一天到達,給客戶的供貨時間就要延長一天,産品市場競爭力就越弱。

  2019年,賽力斯集團了解到西部陸海新通道,貨物可直接經鐵路南下,在廣西欽州港轉乘海船抵達印尼,全程僅需18天左右。

  “通道時效更快,成本不高於江海聯運,我們果斷更換了物流方式。”劉利穎説,2019年4月,賽力斯集團首趟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發出,更快捷的物流方式讓企業堅定了出海信心。

  在新通道支持下,賽力斯印尼工廠生産的汽車贏得東盟國家市場青睞,最大年産能達5萬輛。

  不僅如此,新通道正為賽力斯集團持續拓展出海外市場新空間。2023年3月,數十輛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首次搭乘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前往歐洲,節約了運輸時間、運營成本。

  這是2023年8月29日拍攝的賽力斯汽車有限公司兩江智慧工廠作業現場。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截至2023年6月,賽力斯集團經通道發運整車及零部件超1萬標箱,貨值約20億元。

  不只是賽力斯集團,記者在更多企業生産一線看到,曾經閉塞的西部地區,正依託西部陸海新通道釋放出開放發展新活力。

  越來越多西部特産,沿着這條便捷的大通道“走出去”——重慶火鍋底料、寧夏枸杞原漿、廣西螺螄粉等端上沿線國家和地區餐桌,“西部造”新能源汽車在歐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市場拓展步伐不斷加快……

  優質要素資源,沿着這條便捷的大通道“走進”西部地區——康寧玻璃、海爾等龍頭企業産能向重慶轉移,比亞迪等作為“鏈主”企業落戶廣西……

  數據顯示,2022年,通道13個共建省區市與東盟10國貿易額突破1300億美元,較2017年通道開行之初增長73.3%。

  西部陸海新通道,正讓更多新産業在西部生發,更多新機遇在西部開啟。

  從一顆龍眼,看“一帶一路”共贏新機遇

  【總書記囑託】

  我們將深入對接各國和國際組織經濟發展倡議和規劃,加強雙邊和第三方市場合作,建設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等國際物流和貿易大通道,幫助更多國家提升互聯互通水平。

  【發展故事】泰國尖竹汶府的龍眼種植園——

  農場主帕努馬·普拉英正組織工人對果園加強管護,憧憬着下一個收穫季的到來。

  作為重慶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供貨商之一,普拉英種植的龍眼完成採摘後,再經西部陸海新通道從廣西的口岸入關,10天之內就能擺上多個西部城市的商超櫃&。

  以前,泰國龍眼需先經海運抵達中國東部城市,再轉運到西部地區,過長的物流時間影響果品新鮮度,高企的物流成本制約市場競爭力。

  “在通道開通之前,我的龍眼很少能賣到中國去,大部分只能在本地和其他東南亞國家銷售,很多時候只能賤賣,更不敢擴大種植規模。”普拉英説。

  如今,通道將泰國龍眼到中國西部地區物流時間縮短約6天,每集裝箱節約成本約2000元人民幣,泰國龍眼贏得共享中國市場紅利的新機遇。

  普拉英正是受益者之一。他擁有的龍眼種植園已從3個發展到7個,年收入從約260萬泰銖增至約500萬泰銖。

  “因為物流便利,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可以品嘗到我們種植的龍眼,泰國的果農也能因此增加收入。”普拉英説,“中國是泰國龍眼最重要的市場,我們對未來很有信心。”

  一顆顆泰國龍眼,見證着通道為沿線國家和地區創造出的合作新機遇。像泰國龍眼一樣,越來越多的特色産品更快捷地進入中國市場。

  2023年10月,泰國尖竹汶府的龍眼種植園內,採果工人正在運輸新採摘的龍眼。(黎銀成攝 新華社發)

  泰國榴蓮和火龍果、印尼貓屎咖啡、老撾糯米和啤酒等特色産品更多走上中國百姓餐桌;我國也依託通道與東盟國家打造特色産業項目,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如與老撾合作打造現代農業産業園等。

  西部陸海新通道,讓發展的紅利惠及沿線各國人民,正是“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生動例證。(記者李勇、王金濤、趙宇飛、李曉婷)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