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青少年|老师怎么上课学生更爱听?-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3 12/ 20 08:42:20
来源:新华网

读懂青少年|老师怎么上课学生更爱听?

字体:

什么样的课堂能让教育切实发生?

为什么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合作与共同成长?

老师怎么上课学生更爱听?

本期《读懂青少年》节目

邀请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工委原副书记王世元

分享他的教育实践经验和创新模式

(一)

努力让教育真正发生

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关键

“学生和老师的关系

不是成长与被成长的关系

更不是对抗关系

应该是合作的关系”

在王世元看来

合作对话是教育发生的基本规律

在教学中

不光师生、学生之间要对话

而且学生和教材

学生和教学仪器也要“对话”

学生还可以与环境“对话”

与活动“对话”

在“对话”过程当中

实现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

这样

教育才能真正发生

(二)

师生之间要共同成长

教师和学生之间

既不是双主体、也不是主客体

应当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

每个人要站在各自的世界

去欣赏对方的问题

实行主体间的沟通与交流

在王世元看来

这就是“合作成长共同体”

(三)

老师要走到学生当中去

王世元认为

“合作对话”的课堂上

要唤醒学生强烈的对话愿望

才能进行知识的建构

而老师也不一定必须站在讲台上

老师是“流动的坐标系”

他们要走到孩子中间去

和每个人建构不同的对话时空

 

 

 往期回顾:

  读懂青少年| 94岁教授顾明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读懂青少年|如何更好地培养孩子?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支招

  读懂青少年|国乐艺术家方锦龙:玩转民族乐器 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快乐

  读懂青少年丨如何培养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专家王大伟支招

  读懂青少年丨孩子天天离不开电子产品,怎么办?

  读懂青少年|党彦宝谈公益助学:给孩子埋下爱的种子

  读懂青少年|怎样沟通孩子才愿意听?专家杨东平支招

  读懂青少年|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

  读懂青少年|如何化解成长的烦恼?董宇辉:答案都在书里

  读懂青少年|傅国亮:培养孩子,家长要有平常心

【纠错】 【责任编辑:于子茹 】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98111212317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