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1/ 11 07:06:04
來源:經濟日報

中消協發布“雙11”消費提示——警惕“退貨”“退款”新騙局

字體:

  “雙11”消費潮來臨,消費者在通過網絡&&購物的同時,要小心不法分子以&&退貨退款名義實施詐騙活動。其一般套路為:不法分子事先通過非法渠道獲取消費者的購物信息,謊稱是電商或物流客服,利用“商品有質量問題”“快遞丟失”“會員充值出現問題”等話術謊稱進行超額賠付,激發受害人的“趨利避險”心理,然後再誘導消費者離開官方&&,下載虛假APP或加入微信群進行賠付,從而進一步套取消費者銀行卡號、手機號、驗證碼等信息,最後將消費者的錢款轉走。也有不法分子以“激活退款通道”“繳納退款保證金”等各種理由要求受害人轉賬匯款,稱會將錢連同賠償一併返還給受害人,當受害人將錢轉至不法分子提供的賬戶後,又會以其他藉口誘導受害人繼續進行轉賬,連續詐騙。

  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日發出提示,請廣大消費者留意:

  了解退貨退款流程。正規網購&&的退款、賠付款都是從顧客支付賬戶原路返回,沒有所謂的“退款鏈結”,也無需下載其他APP,要求另行下載APP或掃碼入群等大概率是騙子。如果快遞丟失,物流公司一般會將等額貨款賠給賣家(寄件人),再由賣家重新發貨,不會主動&&收件人進行退款,更不可能提供“退款鏈結”。凡是接到自稱“商家”或“客服”的電話,聲稱商品需要退款或重新付款時,一定要通過正規流程辦理,並第一時間登錄官方&&核實真偽。消費者可通過“中消協幫您查”小程序查詢家電、鐘錶、家裝服務商的&&方式。

  保護個人信息。退貨退款詐騙多是非法利用消費者個人信息來實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不隨意點擊陌生鏈結,不掃描陌生二維碼,不下載陌生軟體,不加入陌生群聊,尤其是要保護好自己的身份證號、銀行卡賬號、驗證碼等重要信息,預防網絡詐騙。消費者可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開啟“來電預警”功能,幫助識別並預警可疑來電、短信、詐騙APP。

  警惕涉卡轉賬。網絡詐騙的最後一步大都是誘騙受害人轉賬。因此,不管什麼理由,如果出現提供銀行卡賬號、密碼、轉賬、匯款等要求時,應高度警惕,立即停止。

  網購&&經營者也應高度重視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不斷提高信息保護意識和水平,努力營造安全放心的網絡消費環境,持續推進消費提質升級。(佘穎)

【糾錯】 【責任編輯:張樵蘇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9969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