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駕駛再迎標誌性事件。據蘇州發布的消息,全國首條滿足車路協同式自動駕駛等級的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建設7月1日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已完成全部桿件的安裝,設備安裝穩步推進中,累計完成全部工程量的83%,預計9月底完成系統聯合調試工作。
該項目通過在全息感知路段部署激光雷達、攝像頭,打造高精度時空連續的4D感知,實現面向交通對象和交通事件的全息感知;分合流區域通過部署毫米波雷達、攝像頭實現綜合治理。
作為第29屆智能交通世界大會的重要成果之一,該項目建成後將能夠依靠車路協同方式,在高速公路上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
智能駕駛漸行漸近
今年以來,國家及地方政府先後&&多項推進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發展的政策。
7月,工信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修訂並印發《國家車聯網産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3版)》,旨在構建包括智能網聯汽車基礎、技術、産品、試驗標準等在內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
此前,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將從支持關鍵技術攻關、進一步完善網聯基礎設施、深化測試示範應用三個方面推進汽車行業的智能化、網聯化發展進程。
行業方面,特斯拉近期宣布將在2023年推出L4-L5級全自動駕駛汽車。特斯拉採用的BEV+Transformer路徑,相比傳統2D直視圖+CNN方案,大模型賦能下感知結果更加連續、穩定。中銀證券認為,作為産業先導,特斯拉2023年底有望實現L4-L5級自動駕駛,産業鏈有望步入高階自動駕駛階段。
中信證券在“智能電動汽車”産業論壇上&&,對於未來投資方向,深耕高階智駕功能、全棧自研並以此為差異化賣點的車企是新增蛋糕的所有者、分配者;另一方面,自動駕駛芯片、域控、傳感器、線控底盤、車載以太網芯片等供應鏈有望整體受益於高階智駕滲透率提升。
機構對概念股關注度高
證券時報·數據寶梳理了A股38隻智能駕駛概念股,其中28股今年上半年實現盈利,佔比近74%。
從盈利規模看,華域汽車、拓普集團、德賽西威金額最高,凈利潤依次為28.41億元、10.94億元、6.07億元;從同比增長看,保隆科技、光庭信息、道通科技、亞太股份凈利潤實現同比翻倍;另有均勝電子、千方科技、銳明技術上半年凈利潤扭虧為盈。
華域汽車為A股汽車零部件龍頭之一,已建有前雷達、成像雷達、電動門雷達等基本覆蓋ADAS對毫米波雷達完整需求的産品線,可為客戶提供系統級的整體解決方案。
拓普集團研發智能剎車系統IBS項目多年,上半年新接訂單保持快速增長趨勢。首創證券&&,隨着産品&&化戰略的不斷推進,公司業績有望更上一層樓。
外資持股方面,數據寶統計,截至目前,共計20隻概念股獲北上資金持股超過500萬股。華域汽車、韋爾股份、四維圖新的持股量排名前三,持股量依次為2.11億股、1.26億股、1.01億股;歐菲光和拓普集團的持股量也均在5000萬股以上。
從持股變動來看,相較於二季度末,多數概念股獲得北上資金增持。其中,亞太股份、華測導航、歐菲光持股量分別增長142.11%、69.8%、55.17%,增幅靠前;東軟集團和高新興則遭到北上資金減倉,幅度在50%以上。
從機構關注度看,半數以上智能駕駛概念股的評級機構數量超過10家,其中德賽西威、伯特利、拓普集團、保隆科技的參評機構在30家以上。
德賽西威是智能座艙域控制器行業龍頭,上半年公司第三代智能座艙域控制器已在理想汽車、奇瑞等眾多客戶的車型上配套量産,第四代智能座艙域控制器已獲得多個項目訂單。山西證券認為,公司有望長期受益於汽車智能化程度及滲透率提高帶來的業績提升。(記者 張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