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8日是第15個全民健身日。據世界衞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缺乏體育鍛煉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死亡風險因素。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我國大多數居民身體活動不足,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達50.7%。
對於多數中青年上班族而言,久坐缺乏運動的問題尤為突出。在工作壓力下,中青年人群往往會出現“道理都懂,但難做到”的“犯懶”思維,加劇了缺乏運動的情況。時間久了就可能出現各種健康隱患,比如——血栓!
上班族久坐竟患“血栓”
小李今年35歲,由於工作原因,常常會伏案工作一整天,有時忙起來,連喝口水的時間都顧不上,最近突然出現腿腫了,而且是又疼、又腫,連走路都不行了,趕緊到醫院來檢查,經過血管外科專家診斷,發現自己得了:下肢深靜脈血栓。
人體的下肢靜脈就像我們平時見到的“水管”一樣,源源不斷地運輸血液,為身體提供能量,如果長期缺乏活動,全身的血液回流變緩慢,血管內的粘滯度增高,就會出現深靜脈血栓疾病。下肢深靜脈血栓就是“水管”裏出現了“淤泥”,導致水管堵塞,使得血液無法回流,從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誘因很常見,比如長期臥床或者坐位,不運動、不喝水,另外還有手術後制動,懷孕及分娩、或者其他先天靜脈因素等等,都可能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
下肢疼痛腫脹別盲目按摩,注意這3點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典型症狀有:一側下肢突然腫脹並有局部疼痛,站立或行走時症狀可能加重,按壓局部會産生疼痛;嚴重者可出現下肢青紫或蒼白,局部皮膚溫度明顯降低而體溫升高等。
如果出現下肢腿疼、腫脹,可能大多數人會想到先按摩按摩,舒活筋骨,但患下肢深靜脈血栓時,如果按摩可能會導致血栓脫落並隨着血液循環流到肺動脈,發生肺動脈栓塞,出現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突然發生的胸痛等症狀,重者可危及生命出現猝死。所以千萬不要亂按摩,應及時就醫治療。
我們提醒廣大朋友們,預防靜脈血栓,應從點滴日常生活做起:
1.多動:避免長時間久坐、不運動,尤其是手術後臥床的患者,一定要聽從醫護人員指導,有計劃的進行功能鍛煉,還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不要讓血液變得太黏滯
2.多穿:長時間臥床患者,醫護人員會指導您,穿着醫用彈力襪,或使用循序減壓設備,預防血栓形成。
3.多學:了解下肢深靜脈血栓表現,出現疑似症狀一定要關注,並及時到醫院就診,確診後進行抗凝治療。
辦公室“微運動”,3個動作防血栓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個上班族在辦公室也可以做的幫助防深靜脈血栓的“微運動”,讓你在因為工作沒時間或懶得外出運動時,在辦公室也能增加一些身體活動。
1.坐姿直腿抬高
坐在椅子前1/3處,將一條腿伸直向上抬起15至20厘米,抬起同時勾起腳尖維持5到10秒後緩緩放下,雙腿交替進行,每天練習5到10分鐘分鐘左右即可。
2.踮腳運動
扶住椅子站立,腳尖慢慢抬起,保持腳尖站立10秒左右緩緩放下,放鬆幾秒後再次踮腳尖,每天重復鍛煉5到10分鐘左右。
3.抱膝轉腳
坐位,雙手抱膝固定住膝關節,一隻腳做勾腳尖動作,勾腳尖同時以足跟為支點向內側和外側分別適當旋轉數次,再換腳重復做。
不要小看抬抬腿、勾勾腳,規律地進行直腿抬高和踝泵運動等,可以有效促進靜脈回流及減輕下肢腫脹,還能鍛煉腿部相關肌肉,保護我們的下肢關節。
最後,再教大家幾個能在工作生活中“見縫插針”進行,幫助大家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主動運動:
1.多喝水,增加去廁所的次數從而減少連續久坐時間;
2.上下班坐公交地鐵故意少坐一站,用快步走或慢跑到達;
3.錯過電梯時,可以選幾層快步爬樓梯;
4.吃飯時間到了,馬上起身“跑”去食堂排隊等等。
讓我們一起“動起來,栓不住”。
作者:北京協和醫院血管外科護士長王磊、主管護師郭明華
審核:北京協和醫院血管外科主任 鄭月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