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原産地保護專家座談會暨頒證大會在廣州舉行。會上,中國農民企業家聯誼會原産地保護分會會長尤燕林回顧了原産地保護推進工作情況,介紹了“鄉村振興原産地萬里行”“原産地管理師”職業技能人才建設等項目規劃。
“實踐證明,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使中國經濟在全球化進程中獲得了參與制定規則和競爭的有利位置,”尤燕林強調,“原産地保護制度對於我國的企業産品出口及品牌打造意義重大。”
聯誼會原産地保護分會副會長李秀波在發言中總結了國內外在原産地領域構建品牌無形資産的特點,提出了我國在推進原産地標記知識産權保護,特別是在開展生態原産地産品保護、特色原産地産品保護等方面的觀點。
中國原産地保護專家座談會現場
原産地保護制度源於各國為了保護如葡萄酒、奶酪、橄欖油等農産品品質和信譽,通常以法律規定只有真正出産於某個區域的産品,方可以此區域命名進行銷售。在國際貿易中,原産地證書被譽為“紙黃金”,原産地標記被譽為經濟“國籍護照”,代表貨真正宗的原産地産品,已經成為全球消費者認知度最高的品牌標識。據了解,實行了原産地保護制度的農産品,不僅排除了來自非真正産區産品的不公平競爭,而且大部分原産地保護産品可獲得溢價權,實現持續穩定的貿易出口。
原産地保護分會副會長、廣州市國資委對外合作交流專班負責人、廣藥集團研發體系辦主任李金華,分享了有關刺梨、石榴、枇杷等農産品産業園區建設的觀點,並向與會者展示了打造原産地標準、産品、品牌、産業鏈、産業園、資本及商業版塊聯動的發展前景,提出“應發揮廣州在展會方面的突出優勢,籌辦好原産地博覽會、大灣區原産地俱樂部”建議。
6項産品獲得“中國特色原産地保護産品”
首批經過原産地保護專項培訓的人員分別領取了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的專家委員證書和中國農民企業家聯誼會的標準化委員證書。廣州白雲山陳李濟藥廠有限公司申報的“廣州陳李濟陳皮”等5家企業的6項産品獲得“中國特色原産地保護産品”證牌和證書。
30多年來,由農業農村部主管領導的中國農民企業家聯誼會一直秉承“立足三農,振興經濟,服務社會”的宗旨,助推實施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聯誼會原産地保護分會提出“愛我中華原産地,用我中國原産品”並致力於推廣“中國特色原産地保護産品”“中國生態原産地保護産品”,展現中國原産地産品的文化軟實力。
來自相關協會、院校等專家學者、企業家及聯誼會的各界合作夥伴負責人出席了本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