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亞洲飛人”蘇炳添宣布
因身體原因將不會參加本月底在瀋陽舉行的
世錦賽及亞運會田徑項目選拔賽
並將提前結束2023賽季征程
不難看出
蘇炳添這個決心下得艱難
年齡、傷病等原因造成的身體機能下降
是他不得不暫別賽場的主要原因
今年8月,蘇炳添將年滿34歲
放眼當今世界男子短跑界
這個年紀無疑已算“高齡”
本賽季男子100米最好成績世界排名中
前100名幾乎是“90後”“00後”的天下
像蘇炳添一樣的“80後”選手已是鳳毛麟角
↑今年世界最好成績的前10名
對於老將來説
年齡的增長並非只是數字的變化
它同樣意味着身體能力的下降
訓練、比賽後所需恢復時間的拉長
以及諸多年輕時不是問題的問題
大多數人對蘇炳添最深刻的記憶
是在2021年的夏天
在東京奧運會的百米跑道上
他如一道“紅色閃電”
以9秒83改寫亞洲紀錄
也讓奧運會“百米大戰”的決賽名單中
第一次有了中國人的名字
而在男子4X100米接力項目中
蘇炳添、謝震業、吳智強和湯星強
組成的中國隊遞補獲得東京奧運會銅牌
再次創造歷史
不過,常年高強度訓練帶來的傷痛
以及疫情導致的備賽不系統
令蘇炳添在東京奧運會之後
經歷了一些起伏
他在去年的俄勒岡世錦賽上
止步男子100米半決賽
4X100米接力項目中
中國隊也未能重現東京的高光時刻
↑俄勒岡世錦賽上,蘇炳添(右二)在男子100米半決賽中
面對挫折
蘇炳添並未停下積極備戰的腳步
今年冬訓他原本訓練情況都很理想
不料在冬訓末段身體開始出現問題
2月的歐洲室內賽征程
他試圖通過參加比賽來調動身體狀態
在世界田聯室內巡迴賽瑞典哥德堡站中
以6秒59的成績拿下60米項目冠軍
雖然賽季首秀獲勝
但蘇炳添身體上的感覺並不理想
最終不得不放棄計劃中的餘下兩站比賽
或許除了運動員本人和教練員團隊
很少有人能真正了解
光鮮成績的背後
運動員的身體狀態
到底是依舊“滿血”運轉
還是瀕臨極限的勉力支撐
傷情、病痛的悄然侵襲
以及日復一日與之鬥爭的過程
往往不為公眾所知曉和理解
上一代中國田徑的領軍人物劉翔
就一度遭遇非議
↑2015年5月30日,蘇炳添(右)在國際田聯鑽石聯賽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賽中跑出9秒99打破全國紀錄,劉翔向其表達祝賀
但如今
人們對運動員成績的態度愈發理性
對競技體育的發展規律愈發尊重
對體育價值的理解也愈發全面
沒有運動員能永遠站在頂峰
即便有時身處低谷
也不會掩蓋他們曾經的光芒
前不久
世界田聯發起紀念田徑世錦賽40周年活動
其中一張海報
劉翔並肩博爾特居前排“C位”
雖然劉翔留在賽場上的最後一幕
是失利,是受傷退場
但他整個職業生涯中的堅韌與突破
依舊贏得了世界的尊重
同樣
對於今年要暫別賽場的蘇炳添而言
他所取得的突破
已足以令他在中國田徑和世界田壇上留名
暫別,是為了更長久地征戰
蘇炳添説
不會停下逐夢的腳步
會利用這段時間積極恢復
全力以赴備戰2024巴黎奧運會
從初出茅廬到嶄露頭角
從首破全國紀錄到獨步國內賽場
刻苦、專注、自律、堅韌
是伴隨蘇炳添一路成長的標籤
為了中國短跑能在世界舞&站穩一席之地
他改起跑腳、調整步數、改擺臂動作
甚至把訓練成果寫成論文……
他為中國田徑帶來了無數榮譽
他對每個0.01秒進步的執着鑽研
更令人動容
優秀運動員産生的社會價值
遠不止於勝負
更在於一種不懈追求的強大精神力量
蘇炳添説
他仍會密切關注
布達佩斯世錦賽和杭州亞運會中國隊的表現
為隊友們加油、喝彩
讓我們期盼“飛人”早日康復、重返賽場
也一如既往地為奮勇拼搏的中國健兒喝彩
期待“中國紅”在賽場再度綻放
記者:王沁鷗、吳俊寬、曹奕博
圖片:王迎、吳曉凌、呂小煒、王麗莉、李博聞
編輯:高萌、季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