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5/ 28 23:36:46
來源:新華社

千筆樓|你好,C919

字體:

  

  ‍記者:賈遠琨、李代祥

  終於等到這一天!

  2023年5月28日,這是中國民航史上一個值得標注的日子,一個值得所有中國人記住的日子。

  國産大型客機C919從上海虹橋飛抵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首航成功,全網撒花。

  這是在上海虹橋機場停機坪拍攝的即將首航的C919飛機(5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為什麼這麼興奮?

  因為這標誌着C919走通設計、研製、取證、首航的完整歷程,在今天完成了“成人禮”,正式投入商業運營;也標誌着從今天開始,中國的藍天上,有了自己的大客機,它的名字叫C919。

  這一路走來,真是太不容易了。

  大型客機研製,被譽為“現代製造業的一顆明珠”,但也一直是“勇敢者的游戲”。

  因為投入大、耗時長、風險高、不確定性強,一百多年來,真正能夠研製出大型客機,並成功投放市場的國家,寥寥無幾。

  別説大型客機了,就連支線客機都困難重重。舉個例子:

  鄰國日本的三菱重工,曾投入鉅資研製噴氣式支線客機SpaceJet(原名為MRJ),今年初終因多種原因而以失敗終結,歷經十餘年被迫放棄。

  美國的鐵桿兄弟加拿大,其龐巴迪支線飛機板塊,也終未實現從支線向幹線的躍升,難逃被空客收購的命運,最終成為後者的支線機型。

  我們的國産大飛機研發之路,走得也不是一帆風順。

  如果從1970年自主研製“運十”立項開始算,到2022年C919成功交付,足足用了52年。C919從立項到首航,也用了16年。

  今天,我們終於夢圓。

  這是在上海虹橋機場停機坪拍攝的即將首航的C919飛機(5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毫不誇張地説,C919是多少中國人憋着一股勁造出來的,是“爭氣機”!

  首航之後,C919就是“社會人”了,要與旅客面對面,要與飛行員肩並肩,還要與國際上多個大型窄體客機型號同&競技。

  首航乘客,別提多幸運了。網友們眼饞的同時,也難免好奇:C919坐著舒服嗎?安全嗎?

  從已知的信息上看,C919可以説誠意滿滿。

  在科技感上,駕駛艙有5塊15.4英寸高清顯示屏,給飛行員帶來簡潔、現代的人機交互;大面積雙曲風擋玻璃讓飛行員視野廣闊,據説還環保省油。

  在安全性上,為了迎接中國民航局的適航“大考”,C919曾轉戰大江南北、飛越五湖四海,接受了高溫、高寒、高濕、大側風、自然結冰、濺水等近6600小時的極限壓力測試,最終通過嚴格審查獲得適航證,贏得步入市場的“入場券”。

  在舒適度上,記者體驗,C919和主流窄體幹線客機沒明顯區別,三座一排的中間座椅比兩側座椅略寬等獨特設計,更顯人性化。

  當然,C919還是窄體幹線客機領域的“職場小白”,和波音、空客等主流機型比,在規模、運營經驗、保障體系建設等方面仍有不少差距。

  而且,波音、空客均擁有C919的同類機型,並分別對這些機型進行了改進優化,以期在市場競爭中贏得更大優勢。

  C919才剛上路,要走的路還很長。但有了良好的開端,我們就有理由期待。

  5月28日,旅客與即將首航的C919飛機合影。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倒是廣大網友,已經開始憧憬上了:期待有一天,在世界的藍天上,中國的C(C919)能和歐洲的A(Airbus)、美國的B(Boeing),ABC共同翱翔。

  C919不只是一架飛機,它更是一個産業、一個創新 “策源圈”。

  國際航空製造市場早就形成了以航空製造業巨頭為核心的全球價值鏈,涵蓋了民用飛機的設計研發、技術創新、生産製造、市場銷售、航線運營、維修維護、産品拆解等各個環節。

  全球化市場的競爭,也不再是飛機主製造商的競爭,而是以主製造商為核心的全球價值鏈的競爭,包括供應鏈、運營鏈、創新鏈等。

  C919投入商用,對整個中國的製造業,從原材料研發,到設計生産、市場運營,將産生兩個重大“作用”:一是産業鏈龍頭的“帶動作用”,二是創新驅動的“引擎作用”。

  目前,C919已形成規模化生産能力。這必將帶動我國航材、航電、航發、製造、設計、營銷、售後等一系列産品和服務行業的崛起。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魏應彪説,商飛已具備批量化生産C919的能力,未來將達到30—50架的年産能力。正在進行的數字化、智能化生産革新,將進一步提高生産效率,提高質量把控能力。

  圍繞C919的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成果,已經在安排當中。C919為新技術提供着新應用場景,也將催生更加高效、科學的研製方法和試驗方法。

  C919首航成功,不僅標誌着我國航空製造業取得重大歷史性突破,也標誌着我國在創新驅動、産業升級上取得時代性成果。

  從立項到首飛,從交付到首航,16年歷程,我們收穫了什麼?很顯然,不僅僅是一架C919。

  一位年輕的C919飛機設計師説:“感謝這個時代,讓我們可以一生都參與飛機研製。”

  國産大飛機的研製,是一群人百折不撓、勇毅前行的路,更是幾代人以拼搏、創新鋪就的路。這條路很遠、很長。在高新技術的國際競爭中,靠別人是靠不住的,終究得靠自己,必須得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商飛浦東總裝基地草坪上,中國自主設計和參與建造的主要機型真機一字排開,像一座露天博物館。

  真機中間,一架白色涂裝的客機,那是運十,代表着國産大飛機的過去。另一側,將擺放C919,昭示着國産大飛機的未來。

  運十前面的石碑上,鐫刻着四個遒勁大字,引人注目,更給人啟迪,那是:

  ——永不放棄。

【糾錯】 【責任編輯:錢中兵 】
新聞鏈結
閱讀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965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