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萬項技改 數實融合 擴綠增長 山東製造業轉型升級謀新路開新局
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産銷形勢都非常好,前兩個月産品訂單已達全年産能四成。”位於山東菏澤鄆城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山東銳華氟業有限公司生産線開足馬力,總經理嚴崗信心十足。
作為工業大省,山東大力推進先進製造業強省行動,以“萬項技改、萬企轉型”“數實融合”等舉措,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提升、智能化發展、綠色化轉型。記者近期走訪企業生産一線,近距離感知企業發展活力,管窺山東工業轉型成效。
萬項技改,高端化提升啟新程
在山東恒基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洪波的辦公室裏,一張記事板上的手寫“年度計劃”透露着企業轉型升級的“路線圖”:電叉做規模,齒輪做部件,結構件做總成,鑄件做深加工,油缸做升級。
“近年來,政府一業一策推動傳統行業改造提升,為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帶來東風。”鄭洪波説,“通過技改升級,公司推出的節能環保、智能低噪的電動叉車,越來越受市場歡迎。”
據山東省工信廳介紹,今年山東將滾動實施“萬項技改、萬企轉型”,其中500萬元以上的技改項目1萬個左右,技改投資將增長6%。
在傳統行業改造提升的同時,山東還着力加速新興産業發展,帶動全省製造業不斷邁向高端化。山東省工信廳廳長張海波介紹,山東將建強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動力裝備3個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培育首批6個省級先進製造業集群,打造10個百億級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
數實融合,智能化發展尋新機
出貨量、生産量、耗損率等各種數據一目了然,工人的生産、質檢、發貨、薪酬等各個環節情況實時更新……在山東龍輝起重機械有限公司的控制室裏,公司總經理和大龍告訴記者,借助集成於釘釘的低代碼開發功能,企業人員管理、生産流程、決策流程都搬上了大小屏幕,智能化的管理系統讓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改造,不少企業的生産效率也大幅提升。在山東電工電氣集團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借助自動導航車傳送物料、有軌穿梭車協助工序轉換,一個5400平方米的生産車間,如今只需要39名生産人員。生産製造中心主任薛俊傑説:“通過浪潮雲洲賦能,我們的生産效率提高了27%,産品一次合格率提升了17%,車間綜合運營成本降低了17%。”
製造業智能化發展過程中,工業互聯網平台快速發展,展現出獨特作用。“借助公司的工業互聯網平台,技術人員能對1880公里以外露天礦山開採項目的140多&機械進行遠程調度,車輛可按照最優的路徑規劃進行施工作業。”據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智慧施工平台研究所所長黃超介紹,目前已有4萬餘套機械接入山推智慧施工服務平台,“我們把數據統一採集回平台上,形成多機協同管理,使産量提升20%,燃油成本節省15%以上”。
山東省工信廳一級巡視員高方介紹,今年山東將縱深推進“工賦山東”行動,實施工業互聯網平台培優工程,新打造50個以上省級工業互聯網平台。目前,山東“數實融合”正加速推進,“數字領航”企業數量全國第一,“兩化”融合發展指數全國第二。
擴綠增長,綠色化轉型走新路
來到山鋼集團日照公司,只見園區內秩序井然、乾淨整潔。“我們優化除塵系統的功率配比,提高了除塵能力,加料過程中黑煙全部被吸收轉換,既環保又節能。”山鋼集團日照公司煉鋼廠工作人員趙珉説。
這座國家級綠色工廠建設初期,也曾因為“污染大戶”的刻板印象而不受市民歡迎。企業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原則,將工程建設總費用的七分之一用於環保。
在今年的發展“路線圖”中,山東提出強化綠色製造體系建設,培育省級以上綠色工廠100家,開發綠色産品100個以上;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産業,推廣先進節能環保技術100項以上,新建生態工業園區10家左右;培育資源循環利用國家行業規範企業10家以上……
如今,山東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通過高端化提升、智能化發展、綠色化轉型,不斷增加發展“含金量”“含綠量”,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大步向前。(記者袁軍寶、王陽、陳國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