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2月4日電(記者梁姊、王寧)生産線24小時滿負荷運轉,新工廠升級改造如火如荼,研發中心布局建設緊鑼密鼓……春節假期剛剛結束,記者實地探訪多家外資企業看到,“忙碌”和“信心”成為天津外企開年發展的關鍵詞。
2月4日是立春節氣,自此天氣回暖,萬象更新。滿滿生機活力的外企,成為天津經濟開新局的生動縮影。
抓生産,熱火朝天
組裝、焊接、測試、包裝……立春當天,位於武清區的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工廠,製冷閥門生産線正在滿負荷運轉。一個個製冷閥門下線後,被分批搬上物流運輸車,配送至物流分撥中心,發往世界各地。
丹佛斯是丹麥的工業集團之一,主要生産供熱、製冷、傳動設備。“目前,天津工廠的四大主力産線均24小時運轉,訂單量比去年同期有明顯增長。”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總經理、丹佛斯全球服務部中國區高級總監戴鍵説。
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員工在製冷閥門生産線上作業。(受訪者供圖)
人勤春來早。節日余溫猶在,一線工人卻幹勁十足。走進威堡塗料(天津)有限公司,機器嗡鳴聲中,一批批塗料完成攪拌工藝,進入最後的灌裝流程。
“每年春節前後一週是行業傳統淡季,我們一般會停工進行設備安全檢修。”威堡塗料(天津)有限公司廠長田夫説。但今年假期剛過,60余名員工全都返崗開工生産,單張訂單平均3天就能完成。“幹勁有了,增長就來了。”
布新局,信心滿滿
節後一週,記者在工廠、企業看到,不少外資企業忙着投産新工廠、布局新業務。
1月31日,位於經開區的明治乳業(天津)有限公司乳製品工廠正式投産。這是日本頭部食品集團明治控股在我國華北投産的第一家乳製品生産製造工廠,所生産的牛奶、酸奶等産品主要供應我國北方市場。
“新朋友”加入“朋友圈”,是外資企業對我國的信心表現。明治(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松井&&:“對明治而言,中國不僅是生産基地,更是一個極具魅力的市場。”
這是新投産的明治乳業(天津)有限公司乳製品工廠。(受訪者供圖)
對“老朋友”的問候也及時送上。自2004年落戶天津以來,卡博特公司累計投資2.5億元,成立了三家公司。
節後上班第一天,卡博特化工(天津)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經理龍澤接到了天津經開區管委會工作人員的電話:介紹新年政策“大禮包”、推介經貿交流活動,詢問是否有生産經營、資金方面的問題。“交談中,能感受到天津開年抓經濟的勁頭和服務外資的暖意。”龍澤説。
在卡博特高性能電池材料(天津)有限公司,産線升級改造工作也已開始。一年前,因看好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行業發展前景,卡博特公司投資900萬美元在天津布局高性能電池材料。
“我們計劃在天津打造卡博特電池材料全球生産基地。”卡博特公司天津地區負責人喻照華説,今年年底第一階段産線升級改造完成後,年産能有望達到1.5萬噸。
強研發,新年新貌
在西青區的飛馬(天津)縫紉機有限公司的一座新投産的車間,一台&出口新機型正有序下線。
這裡是日本企業飛馬縫紉機製造株式會社的重要製造基地。“産線一直在滿負荷運轉。”飛馬(天津)縫紉機有限公司人事部部長田慧穎説。
目前,飛馬縫紉機天津研發中心正在“試營業”。“這意味着我們將升級為日本飛馬最重要的研發基地。”田慧穎説。
兔年伊始,為實現“兔”飛猛進的發展願景,企業正通過技術研發來提供強勁的動力支撐。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今年也有一個“大新聞”:集團投資近2億元的全球製冷研發測試中心將於下月投入使用。
“這是目前丹佛斯規模最大的研發中心,在全球製冷行業也處於領先地位。”戴鍵對此期待滿滿,“該中心投用後,將對丹佛斯全球研發生産布局以及製冷行業綠色發展産生重要影響。”
企業身份“上新升級”的背後,是天津對外資企業的持續引力——天津市商務局數據顯示,2022年1至10月,天津實際使用外資57.7億美元,同比增長20%,在2021年高基數的前提下依然增勢顯著。
新年已至,奮進當時。“信心加滿,動力增強,唯有不斷奮鬥,才能不負大好春光。”戴鍵説。
